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开源节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开源节流

开源节流

开辟水源,节制流量。比喻开辟财源以增加收入,节省开支。语本《荀子·富国》: “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

(文)

☚ 天下归心   文武之道 ☛

开源节流kāiyuán-jiéliú

开发财源节省费用之意。语出《荀子·富国》:“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货之源也;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
荀子是战国末期赵国的学者,他认为富国之策在于开源节流。“源”就是生产、收入,“流”就是费用、开支。他提出“开其源”和“节其流”要结合,这样才能充实国库,增强国力。他写道:“老百姓能利用好天时,按节气务农,以获丰收,是经济的根本,好像‘水源’一样。而征收来的各项赋税存在国库中,再多也会用完,就像‘水流’一样。所以贤明的君主一定知道怎样体恤百姓,为生产发展创造条件,一方面节省财政开支,另一方面开拓经济来源,并经常合理调剂,统筹安排,兼顾国家和百姓的利益。”
“开源节流”这句原运用于财经问题的成语,现已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

开源节流kāiyuán-jiéliú

开辟水源,节制水流。比喻增加收入,节省开支。
【注意】“节”这里不读jiē。

开源节流kāi yuán jié liú

动词性,联合结构。比喻增加收入,节省开支,用于褒义。
【例】 爷俩开源节流,也靠了他们买卖公平生意兴隆,很快成为小康人家。(《名人传奇》 1987年第5期85页)

节制

节制

节(限节;开源~流) 适 裁 撙(撙节;撙诎) 损减
节制生育:节育
节制度量:节量
节制性情:节性
节制饮食:节食
节制欲望:适欲寡欲
 节制性欲:杀内
节制逸乐:适逸
节制享乐:节乐
节制忧愁:节忧
节制悲伤:收悲
 节制悲哀:节哀节哭
自行节制:自摄
 谦让自制:谦克
自我懂得节制:量腹而食
约束,节制:检制
检点节制:检节 检裁
恭敬节制:恭俭
(限制或控制:节制)

☚ 牵制   不限 ☛

节约开支

节约开支

节流(开源~) 克紧 紧缩开支
加强农业,节省开支:强本节用
开辟财源,节约支出:开源节流 节流开源
减少开支,增加积累:省用足财
节省开支,使百姓富足:节用裕民
增加收入,节约开支:兴利节用
根据收入的多少节俭着开支:量入俭用

☚ 开支   支付 ☛
开源节流

221 开源节流

荀况论述财政收入与生产之间关系的理论。见05149荀况。

☚ 井田论   抑兼并 ☛
开源节流

开源节流kaiyuan jieliu

增加收入,节省开支。战国时荀况论述财政收入和生产的关系时,主张“节其流,开其源”,以实现“上下俱富”的目标。这是说国家的财政收入要建立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但是,在封建制度下,主张“上下俱富”,其实质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以后人们在管理国家财政和家庭经济生活方面,都用开源节流这个词。

☚ 重农抑商   均田论 ☛
开源节流

开源节流

战国时荀子论述财政收入和生产的关系的理论,即开生产之源,节府库之流。荀子主张藏富于民,以节流促进开源。《荀子·富国》:“故田野县鄙者(指生产)财之本也,垣窌仓廪者(指贮备)财之末也;百姓时和(适时耕种)、事业得叙(序)者货之源也,等赋(按等征收赋税)府库者货之流也。”主张“节其流,开其源”,以实现“上下俱富”的目标。即国家的财政收入要建立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必须实行发展生产、抑制赋税的政策。

☚ 历代救灾政策与办法   节用 ☛

开源节流

战国时期荀子的经济理论。《荀子·富国》:“故田野县鄙者(指生产)财之本也,垣窌仓廪者(指窖藏备)财之末也;百姓时和(适时耕种)、事业得叙(序)者货之源也,等赋(按等征赋税)府库者货流也。”认为必须发展生产,“节其流,开其源”,撙节赋税的政策,把国家的财政收入建立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

开源节流

开源节流

❶增加收入, 节约支出。
❷一种处理发展生产与财政收入的理论。语出《荀子》。《荀子·富篇国》说,发展农业生产是财之本,仓廪储备是财之末;适时耕种,掌握生产季节是货之源,按等征赋,以入府库是货之源。所以贤明的君主应该“节其流,开其源”,才能达到“上下俱富”的目的。

☚ 节用   诗经 ☛
开源节流

开源节流

我国理财的基本原则之一。开源指开拓财政收入来源,节流指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或少花钱多办事。财政分配应当遵循经济决定财政的原则,积极促进生产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增产增收,注重财源培植、增强后劲; 同时要节约支出,讲求资金使用效益。荀子在《富国》篇中说“故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 垣窌仓廪者,财之末也; 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货币之源也; 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故明君必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其意系指农业是创造财富的根本大业,聚财只是其结果,货币只是流通的手段,财政收入只能从流通中取得,故用扩大流通的方式来增加收入,对增加财富并无好处。所以建议要节流 (控制商业流通),开源(发展农业)。虽然,我国财政分配中的开源节流的含义与荀子之所指有原则上的差异,但是开辟财源的思想是可以借鉴的。不过,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源”非农业一家,应该包括国民经济各部门; 节流则转意为节约开支。

☚ 单纯仁政观点   双增双节 ☛

开源节流kāi yuán jié liú

broaden the sources of income and reduce (/economize on) expenditures;develop resources and be economical; earn more and spend less; open up the source and regulate the flow;tap new resources and cut down expenses
❍ 他们特别重视通过~,积累扩大再生产的资金。They attach par ticular importance to accumulating capital for expanded reproduction by tapping new resources and economizing on expenses.

开源节流kai yuan jie liu

open up the source and regulate the flow

开源节流

opening up new sources of revenue and cutting back on expenditures

开源节流

increase income and reduce expenditure;open up the source and regulate the flow;tap new resources and economize on consumption

开源节流kāi yuán jié liú

源:水源。比喻开辟增加收入的渠道,节约开支。increase income and decrease expenditure, open up more sources and regulate the flow, tap new resources and economize on expenditures

开源节流kāi yuán jié liú

【解义】源:源泉。节:节制,节省。比喻增加收入,节省开支。
【用法】指因经济困难而寻求解决办法,可用此语。
【例句】经理向大家强调公司~的重要性。
【近义】强本节用
【反义】铺张浪费

开源节流

《辞源》源云:《荀子·富国》:“故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垣窌仓廪者,财之末也;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货之源也;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也。”节流,谓赋敛要有节制;开源,谓发展生产,今谓开辟财源,节约开支为开源节流。
按,此语所源不错。此语之出,河南版《汉语成语大词典》独补逸云: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五十八首:“开源节流,量入为出,经纪之道不过如此。”

开源节流kāi yuán jié liú

比喻增加收入,节省开支。《荀子·富国》:“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货之源也,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

开源节流kāi yuán jié liú

开辟源泉,节制水流。比喻增加收入,节约开支。《荀子·富国》:“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
【例】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都要努力做到~。

开源节流kāi yuán jié liú

【释义】比喻开辟财源,增加收入,节约开支。
开:???. 源:?? ??.
节:????. 流:?? ???.
?? ??? ?? ?? ?? ??? ?? ?? ??.
??? ??? ??? ???.
【例句】现在公司非常困难,希望大家开源节流、渡过难关。
?? ??? ?? ??? ?????? ??? ?? ??? ??????.
【近义词】勤俭节约 节支增收
【反义词】大手大脚 挥霍无度

开源节流kāi yuán jié liú

源:水源,源泉。本指开发水的源头,节制它的流失。后比喻开辟财源,节省开支。高阳《母子君臣》三:“阎敬铭亲自主持会议,殚思竭虑,拟成~之策各二十条。”
〔出处〕《荀子·富国》:“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
〔近义〕增产节约
〔反义〕铺张浪费 挥霍无度

增加收入,节省开支开源节流

格式 比喻式。
释义 源:源泉。节:节制。流:水流。开辟水源,节制水流。
出处 《荀子·富国》:“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
举例 发展经济,必须~。

开源节流kāi yuán jié liú

源:源泉。开辟水源,节制水流。比喻开辟财源,增加收入,节约支出,减少消耗。
〔例〕在经济工作中,要经常注意~。
【提示】多作谓语。

开源节流kāiyuán-jiéliú

《荀子·富国》:“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源:指财富收入的源泉。流:指财富花销的流向。后以“开源节流”指想尽办法增加收入,节省开支。

开源节流kāi yuán jié liú

开辟源头,节制水流。多比喻在经济上开辟财源,增加收入,同时节约支出,减少消耗。也作“节流开源”。

开源节流kāi yuán jié liú

【解义】 源:源泉。节:节制,节省。比喻增加收入,节省开支。
【用法】 指因经济困难而寻求解决办法,可用此语。
【例句】 经理向大家强调公司~的重要性。
【近义】 强本节用
【反义】 铺张浪费

开源节流kāi yuán jié liú

开: 开发,增加。源: 水源,比喻财物生产收获。节: 节制,节约。流: 水流,比喻财物支出使用。开发生产,增加收入,减少开支,节约使用。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答鱼门》:“儒者以读书的名为第一计,必不当以治生(生活)理财为第二计,~,量入为出,经纪(生产经营)之道不过如此。”

开源节流kai yuan jie liu

开辟财源,节制用度。指增加收入,节约开支。
【也作】节流开源
【近】增收节支
【反】铺张浪费坐吃山空

开源节流 量入为出kāi yuán jié liú;liàng rù wéi chū

源:水的源头,喻财源;流:喻开销。入:收入。比喻增加财政收入,节省开支,根据收入的情况安排支出。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答鱼门》:“~,经纪之道,不过如此。”

开源节流kāiyuán-jiéliú

开源:开辟水源。节流:节制水流。比喻广开财源,节约开支。
【例】理财不外乎开源节流。(高阳《瀛台落日》)

1SCS【开源节流】kāi yuán jié liú

增加财物的来源,节约使用。常指财政上增加收入,节省开支。开源:开辟源泉。

开源节流kāiyuán-jiéliú

〔并列〕 开辟水源,节制水流。比喻增加钱财的收入,物质的来源,节省开支。语本《荀子·富国》:“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诗之五十八:“~,量入为出,经纪之道不过如此。”
△ 褒义。多用于社会经济生活财政措施等方面。
【近义】废奢长俭 增产节约 强本节用
〖反义〗铺张浪费 入不敷出 暴殄天物

强本节用;开源节流

强本节用;开源节流qiáng běn jié yòng;kāi yuán jié liú

【上】本:我国古代以农业为本。谓加强农业生产,节约费用开支。《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下】开源:开辟水源;节流:节制水流。常指财政上开辟收入来源,节制支出,减少消耗。丁玲《收入与支出》:“总之是:量入为出,开源节流,生产致富。”
【综】加强农业生产,财政上双管齐下,增收节支。
【例】新县长到任后,首先要求全县上下强本节用,开源节流,用两至三年时间改变财政赤字现象,打好基础,再图长远发展。

☚ 裒多益寡;酌盈剂虚   去害兴利;汰劣留良 ☛

开源节流kāi yuán jié liú

开源:开辟来源。节流:节制损耗。比喻增加收入,节省开支。《荀子·富国》:“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4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