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开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开封〈隐〉上海流氓团伙指玩弄、奸淫处女。 分封 分封胙 邦 开封 封割 ☚ 封赠 追加 ☛ 拆开 拆开拆(开拆;启拆) ☚ 打开 解开 ☛ 开封 231 开封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河南省豫东平原黄河南岸上,先后有七个朝代在此建都。春秋时期,郑国筑城,取开拓封疆之意。战国时期魏惠王九年(前362),迁都到今开封,叫大梁,秦时设浚仪县,东魏设梁州,北周改名汴州。五代时期梁晋汉周4个朝代建都于此,后梁时为开封府。960年,赵匡胤建立宋王朝,定都开封称为东京,是开封的顶盛时期。以后金灭北宋后称为南京开封府。有悠久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汴京的书画,工艺品和传统的烹调技艺深受好评。名胜古迹有宋代铁塔、相国寺、禹王台等。 ☚ 洛阳 武汉 ☛ 开封 开封古时名城。今为河南开封市,古称大梁。北宋定都开封后称东京开封府。明初曾以开封为北京,降为开封府,清因之。有祥符县附郭。城周二十里一百九十步,高三丈五尺,宽二丈一尺,城外护城河阔五丈,深一丈,设门五座,东边偏南曰丽景门 (又宋门),偏北曰仁和门 (又曹门),南曰南薰门,西曰大梁门,北曰安远门,每门均有月城三重,城上四角有角楼,敌台共八十四个。有大相国寺,古吹台 (禹王台)、铁塔、龙亭等古迹。 ☚ 南阳 归德 ☛ 开封 开封我国著名的六大古都之一。战国时魏国,五代的梁、晋、汉、周以及北宋皆定都于此,金朝宣宗以后也以此为都,故有 “七朝古都” 之称 开封在历史上有众多别称: 大梁、漫仪、汴州、汴京、汴梁、又有东都 (五代梁),东京 (五代晋、汉、周、北宋、明初)、南京 (金宣宗以后) 之号。开封之名始于五代后梁开平元年 (907),朱温升汴州为东京开封府,开封之名遂取代大梁、汴州等名号,为人们所接受,沿用至今。开封始兴于战国,发展于唐末五代,北宋时达到鼎盛 开封地处河南中部豫东平原,濒临黄河,腹地辽阔,物资丰富。北据燕赵,东接齐鲁,南临江淮,西峙嵩岳,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自战国时起,开封一直成为军事上争夺的重要目标。此外,开封据南北之喉嗌,在南方经济日渐发达之时,特别是隋统一、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疏通汴梁,连通黄河和淮河后,开封成为运河的中心,王室的屏藩,其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日益显著。以后,开封逐步取代了唐末五代因连年战火而遭受破坏的长安、洛阳的地位,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大著名的都城,从此,中国古代帝都不复在太行以西。开封经五代的后梁 后汉、后晋、后周特别是周世宗时的修整、扩建,至北宋,其规模已大为可观 北宋的开封城由皇城、内城、外城三部分组成。外城城周约50里,呈长方形,南北长,东西略窄,与今日开封四周的土城遗址大体相当。城墙坚固,建有“马面”、“战栅” 等防御建筑。除四座正门外,其余外城城门皆有三层瓮城,以备防守之用。城外,环绕宽十余丈的护城河。内城建筑年代不详,唐德宗时,就已具有周长30里,城门10座的规模,皇城位于内城中央,有城门6座,城内建筑排列整齐,基本对称,金碧辉煌,庄严肃穆,具有皇家气派。开封城的设计布局,显示出典型的中国古代国都的风范,显示出古代城市设计规划的高超水平。城内主要街道由4条主干道构成,又划分出许多干线分枝,街道宽阔,纵横交错,呈方格状,整齐划一。开封又是一座消费城市,酒肆茶坊林立,市招高悬,货积如山,人逾百万。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东京汴梁清明时节不胜繁华的盛况。开封不仅是北宋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外文化交往、海外贸易的中心。开封水陆交通发达,造船技术进步,有 “八荒争凑、万国咸通” 之美誉,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都会。由于北宋统治者骄奢横逸,连年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国内民怨沸腾。北方金人乘机而入。1126年,金人攻入开封、俘宋徽宗、宋钦宗及皇族宗室3000余人,北宋亡,开封从此走向衰落。1153年,金海陵王完颜亮为把开封做为进攻南宋的跳板,以开封为南京,成为金朝陪都 明初,朱元璋有意定都开封。1368年,以应天为南京,开封为北京,1378年废除。开封只为河南布政使司治所。清朝,仍以开封为河南省会。今日开封城,城基是南北朝建城的遗址,以后几经重修。五代后周修筑了外城,北宋修建了皇城。元代,开封外城被毁,只剩内城。明在元基础上,以青砖砌墙,修缮了内城城墙。至今,开封城仍保留了一部分明城墙的遗迹。但因开封濒临黄河,黄水泛滥,常遭水淹,故明清两代修城不断,今日开封城墙多为光绪二十三年 (1843) 时修筑。 ☚ 兴州 汴梁 ☛ 开封 开封Kaifeng河南省省辖市,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古称汴京、汴梁。在河南省中部偏东,陇海铁路线上。全市辖5个区、5个县。总面积6 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5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2平方公里。1988年底市区人口66.16万。开封是一座具有2 700多年历史的古城,它最早兴起于公元前8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从公元前364年魏国国都迁大梁(今开封)起,先后有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等7个朝代在此建都,所以开封有“七朝都会”之称。五代梁以后为开封府治。1948年设特别市,1949年前后为河南省省会。1954年省会迁往郑州。现在为全国甲类开放城市。开封工业现在已初具规模,门类比较齐全,基本形成了一个以轻纺、机械为主的综合发展的中心城市。全市拥有工业企业1 180家,已形成毛纺、饮料、化肥、制药、日用化工、仪表、电力等十大行业,工业产品有上万种。1988年工业总产值达42.17亿元。著名的手工业产品有汴绣、汴绸等。开封有丰富的农副土特产品,是河南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著名的土特产品有开封西瓜、花生,两项产量均居河南省之冠。开封还是全国29个奶山羊基地和26个城郊淡水鱼生产基地之一。高等学校有著名的河南大学、开封大学等。名胜古迹有铁塔、繁塔、相国寺、龙亭、禹王台、延庆观、山陕甘会馆、岳飞庙、包公祠古城墙等。地下遗址有周王府、金明池、州桥、岗西汉墓等。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达40余处。现开封已被国家列为中原区的开发重点。 ☚ 郑州 洛阳 ☛ 开封秦置县,治今河南开封市南。唐代为汴州治。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年)升汴州为开封府,治开封,其后晋、汉、周都此,号为“东京”。北宋因之。金初称“汴京”,贞元元年(1153年)改称“南京”。贞沘二年(1214年)迁都于此。明洪武元年(1368年)建开封府为“北京”,称应天府为“南京”。十一年(1378年)开封府罢称北京,仍称开封府。清代为河南省治。 开封市名。简称“汴”。位于河南中部偏北,黄河下游南岸。陇海铁路横贯其境。军事重镇。 开封 开封中国著名古都。位于黄河中游平原,河南省东部。处隋代大运河的中枢地区,黄河、汴河、蔡河、五丈河均可行船,水陆交通便利。春秋时郑国在此筑城名开封; 战国时魏在此建都,名大梁; 唐时称汴州,后世合称汴梁。隋唐以来,为商业、手工业和交通运输的中心,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均在此定都,北宋相沿。后周至宋扩建的城墙有三重,每道城墙外均有护城河。城内河道、桥梁多,两旁楼观耸立,景色壮丽。城区的相国寺、樊楼、铁塔、金明池、艮岳等建筑和御园,构成富丽的城市景观。明、清时为开封府治,民国时为河南省会,1948年设市。今工业以化学、机械、纺织为主,手工业以汴绣、汴绸著称。市内有高等学校。留有铁塔、龙亭、相国寺、禹王台等名胜古迹。 ☚ 承德 洛阳 ☛ 开封 开封中国著名古都。位于黄河中游平原,河南省东部。处隋代大运河的中枢地区,黄河、汴河、蔡河、五丈河均可行船,水陆交通便利。春秋时郑国在此筑城名开封; 战国时魏在此建都,名大梁; 唐时称汴州,后世合称汴梁。隋唐以来,为商业、手工业和交通运输的中心,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均在此定都,北宋相沿。后周至宋扩建的城墙有三重,每道城墙外均有护城河。城内河道、桥梁多,两旁楼观耸立,景色壮丽。城区的相国寺、樊楼、铁塔、金明池、艮岳等建筑和御园,构成富丽的城市景观。明、清时为开封府治,民国时为河南省会,1948年设市。今工业以化学、机械、纺织为主,手工业以汴绣、汴绸著称。市内有高等学校。留有铁塔、龙亭、相国寺、禹王台等名胜古迹。 ☚ 承德 洛阳 ☛ 开封战国魏邑,在今河南开封县西南。秦置开封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