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歌仔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歌仔戏

歌仔戏

歌仔戏是一种乡土气息很浓、流行最广、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剧。它的原型是“锦歌”。锦歌是一种由一男一女对唱的民间说唱、清唱曲艺。早在南宋末年,因流传于闽南锦江(今江东桥到海澄一带)两岸而得名。
锦歌独具闽南歌曲风格,曲调柔和抒情,有着极其浓厚的乡土气息,为民众所喜爱。到了明末清初,锦歌从闽南渡海传入台湾。到台的闽南籍军民,眷念家乡,常在上山砍柴、下海捕鱼或茶余饭后,唱几句锦歌调子,寄托其相思念祖之情。锦歌逐渐成为在台的闽南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曲调,人们称锦歌为“歌仔”,用来与在台湾流行的大戏相区别。为了共同欣赏家乡曲调,闽南人在台湾设立歌仔馆,作为清唱的场所,也叫“坐唱”。还有到寺庙和农民家里演唱的,叫“走唱”。就这样,锦歌(即歌仔)在台湾各地逐渐盛行起来。
歌仔盛行区域,先在台湾北部,后与其他歌曲、民谣汇成一种民间乐曲,在渔民和农民中流行开来,叫做“宜兰歌仔”,主要在街头表演。
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到清代末年,歌仔的曲调吸收了闽南民间歌舞,如“采茶调”、“平鼓”等曲调的唱曲,糅合了台湾民间的“七字四言”小曲,借鉴中国传统戏剧的演出形式,逐渐形成一种以闽南语演唱的古装歌唱剧即“歌仔戏”。
歌仔戏在发展初期,以一男一女的对唱为主,后发展为有“生、旦、丑、科、曲、白”的新戏。从内容上看,歌仔戏没有脱离其母体——锦歌,以日常生活为题材,以演唱民间故事为主,剧目大都来自中国历史或民间故事,如《陈三五娘》、《刘秀复国》、《八仙过海》、《济公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内容多强调忠孝节义,多没有固定的剧本,由老演员传授或演员自己揣摩而成。主要伴奏乐器有椰胡、大简弦、京胡、唢呐、单皮鼓、锣、饶钹等。在发展过程中,它吸收大陆传入台湾的京剧、南北管、潮州白字戏等舞台艺术,终于形成一种独特的戏剧。
按照表演形式,歌仔戏可分为“落地扫”、“野台”、“内台”等。不同类型的歌仔戏有不同的演出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由于它在芗江流域流行,闽南地区又称之为“梦剧”。

☚ 南管与南管戏   民间舞蹈 ☛
歌仔戏

歌仔戏

台湾和福建沿海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明末清初,在台湾各地出现了一种以说唱为主的民间乐社——歌仔馆。它吸收车鼓、采茶的形式及其打击乐后,由坐唱发展到行唱,成为一种民间迎神赛会节日的演唱形式——歌仔阵。随着大陆戏曲对台湾的不断影响,歌仔阵在这些戏曲艺术的影响下,逐步由清唱的曲艺形式演变为歌仔戏。歌仔戏运用了当地人民熟悉的方言俚语和锦歌小调,曲词通俗,表演淳朴,乡土气息很浓。其音乐曲调十分丰富,既有悠扬高亢的“七字调”、“大调”等,也有民谣诉说式的“台湾杂念调”,更有忧郁哀伤的各种哭调。它还吸收了台湾当地的民歌小调和一些戏曲音乐。生旦净丑都用真嗓音演唱。主要乐器有壳仔弦、大广弦、台湾笛和月琴等。歌仔戏的传统剧目,多为民间故事和历史故事。

☚ 车鼓戏   王魁负桂英 ☛

歌仔戏ge zai xi

Gezai opera (local opera popular in Taiwan and Fujian province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0: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