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开元之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开元之治 开元之治Kaiyuanzhizhi“开元”是唐玄宗时的年号之一,唐玄宗开元(713—741)时期唐王朝达到鼎盛时期,历史上誉之为“开元之治”,又称“开元盛世”。唐玄宗即位时,唐王朝的社会经济已经历百余年的发展和积累,玄宗又亲历了政治动荡和风险才取得政权,因此在统治初期比较留心社会政治,励精图治。开元时他任用的宰相都是很有名望的政治家,如姚崇曾提出:执法必须从亲近的人开始、宦官不得掌权、废除苛捐杂税、广开言路、裁汰僧尼等许多建议,都被玄宗采纳。玄宗君臣推行的政治经济措施,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使唐王朝迎来了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的时期。当时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都有了很大进步,耕地面积有所增长,开元时,高山深谷多被开垦为农田,粮食充盈足够数年食用,以致太仓储粮大量陈腐,两京米价每石不到二百钱而且米价稳定。天宝八载(749)国家储粮约达一万万石,人口增长到900余万户。手工业、商业都呈现一派兴旺繁荣的景象;交通发达,国内各民族之间以及对外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也十分频繁。但同时,唐王朝实行了百余年的均田制、府兵制也随着土地兼并的发展逐渐遭到破坏,开元中期以后虽然对赋税制度和府兵制进行了一定改革,并没能抑制土地兼并的发展,同时宫廷生活日益奢侈腐化、官吏贪渎、百姓贫困,在开元盛世的背后,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都在不断深化。 ☚ 唐律疏议 节度使 ☛ 开元之治旧史家对唐玄宗治政前期(开元元年—二十九年,713—741)的誉美之称。玄宗即位后,于开元元年(713年)杀太平公主及徒党,结束朝廷内部长期争夺政权的斗争。为巩固统治,整顿朝廷秩序,取得国内安宁,采取一系列励精图治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政治措施。曾先后任用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人为相,整饬吏治,统理朝政。并于开元二年(714年)下令完全罢免中宗时滥设及斜封官。开元三年(715年)规定户租庸调改由政府统一征收,以避免封主对封户滥征苛取。以京官有才望者任都督、刺吏,曾亲自复试新任县令,斥退不合格者。开元中期后,括田括户,并改变地、户税征收办法,使之在财政收入中的比例大增。据张说意见改革兵制,于边境设立节度使,以长期的雇佣兵逐步取代府兵。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改革漕运,从而解决了关中问题,促进了南北物质文化交流和商品贸易发展。扩大科举考试,发展对外关系,使唐步入历史上最兴盛时期,成为中亚强盛国家。史称“是时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道路列肆具酒食以待行人,店有驿驴,行千里不持尺兵”。由于开元十年(722年)后,唐与边境各族摩擦渐加剧,与西域各国间战争不断,造成边境节度使的穷兵黩武倾向和权力扩大。政府财政支出的不断增加,加玄宗始重用李林甫及一批聚敛之臣,宠纳杨贵妃,信任宦官并提高其官位,纵容奢侈享乐之风,以致统治由盛极而衰。 开元之治kai yuan zhi zhiPeace and Prosperity of the Kaiyuan Years,heyday of Li Longji’s entire reign 开元之治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强大,历史上誉为“开元之治”。玄宗即位前,武氏诸王、中宗的韦后及其女安乐公主,武则天女太平公主等,各结私党、干预朝政,接连发动宫廷政变,政局动荡不定。玄宗即位后,果断地铲除武、韦余党,不让皇亲国戚干预朝政,稳定了政局。任用姚崇、宋璟等为相,整顿吏治,撤除冗官;重视对地方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沙汰僧尼,禁止奢侈等等。因此,政治上恢复了安定的局面,经济也随之发展。开元十三年,全国户数达七百八十多万,人口达四千五百多万, 比唐初户口增加了一倍半以上。文化事业也空前繁荣。唐王朝的影响达于亚洲的广大地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