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建业银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建业银行人民资金与民族工业资本合作、由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领导的特殊性质的银行。民国32年 (1943年),创办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和久大盐业公司的范旭东,为发展战时民族工业,拟创办一家集聚社会游资以扶持正当工商业发展生产为宗旨的银行。这一想法获得周恩来的支持,周派龚再僧(即龚饮冰) 与范多次晤谈,决定由中国共产党帮助建立。同年在重庆筹备,由重庆和济钱庄和成都振华银行两单位改组建立。1944年6月正式成立,总行设重庆,全行职工268人,资本1000万元,其中和济和振华原有股本合计350万元,其余650万元是扩充的新股,新股中永利和久大投资最多,龚再僧受党组织委托投资居次,由永利公司财务经理范鸿畴 (范旭东堂弟) 任总经理。民国33年(1944年) 10月,成都分行建立,行址先在湖广馆街,后迁走马街,经理先后为黄肇兴 (后调总管理处任总经理)、彭昌绪、陶维侃、苏先勤、陈祖湘等。民国34年 (1945年) 范辞职,改推李维城代理董事长,龚再僧代理总经理。同年5月增资改组,增资为5000万元,中共投资转占首位,占资本总额的44%。同年6月,将总行制改为管理处制。抗战胜利后,龚再僧为开展建业银行业务及进一步资助掩护中共地下组织在国民党统治区的革命斗争,陆续在长沙、上海、南京、汉口、天津等地增设分行。民国35年 (1946年) 12月将总管理处迁移上海。除办理一般商业银行业务外,与永利、久大等公司和卢绪章等出面、由中国共产党投资的广大华行在存放、押汇、贴现、保付等业务上有频繁往来,相互支持甚大。在龚再僧的调度下,建业银行多数分行均安排有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党员间单线联系,分散在各地,一面对党的投资负责,一面借银行职业掩护进行秘密革命工作。1950年4月20日建业银行公开为公私合营银行。1951年5月与中国实业、四明、中国通商、新华四家公私合营银行组成联合总管理处。1952年12月参加金融业全行业公私合营,与其他行庄共同组成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 建业银行 建业银行中国近代商业银行之一。成立于1944年6月,总行设在重庆。开办时实收资本法币1000万元,其中有由龚再僧出面投资的法币170万元,系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资金,占总资本额的17%。1945年8月增资为5000万元(法币),龚再僧名下的投资转为首位,占44%。董事会推举龚为总经理。抗日战争胜利后,总行迁往上海,改为总管理处,除上海、成都、重庆外,并在天津、南京、汉口、长沙等地设立分行。解放后,中国人民银行于1950年4月20日,宣布该行为公私合营银行。1951年5月与新华银行、中国实业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四明商业储蓄银行组成联合总管理处,1952年12月参加私营金融业全行业公私合营,与其他银行共同组成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 ☚ 新华信托储蓄银行 聚兴诚银行 ☛ 建业银行 建业银行旧中国商业银行之一。由范旭东、何廉、汪代玺、龚再僧(即龚饮冰)等人发起,由重庆和济钱庄与成都振华银号两单位改组而成。1944年6月1日正式成立,总行设在重庆。由范鸿畴(范旭东的堂弟)任总经理。同年10月成都分行开业。资本最初为法币1000万元。和济、振华两单位原股份折合为350万元,其余650万元募集新股。其中范旭东的“永久”集团投资213万, 占总额的23%,由龚再僧出面(实际是中国共产党组织的营运资金)投资170万元,占17%,两者合计占总额的40%,形成股份的重心,其他为工商界和个人的投资。1945年8月增资为5000万元,龚名下的投资转为首位,占总额的44%,董事会改推龚为总经理。抗战胜利后,总行迁移上海,改为总管理处,除上海、成都、重庆外,并在天津、南京、长沙、汉口等地添设分行。全国解放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于1950年4月20日宣布:“建业银行原由龚饮冰等同志用一部分公股经营,现公股已占50%以上,决定将该行公开为公私合营银行”。1951年5月与中国实业、四明、中国通商、新华四家公私合营银行组成联合总管理处,1952年12月参加金融业全行业公私合营,与其他行庄共同组成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 ☚ 中国实业银行 中央合作金库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