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延长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延长县延安地区辖县。位于延安地区东部,延河下游,距延安市75公里。东临黄河,与山西省大宁、永和县相望,西与延安市接壤,北靠延川,南临宜川。面积2295平方公里,耕地40.78万亩。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最高处海拔1303米,最低470.6米,县城海拔800米。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4℃,极端高温38.9℃,极端低温—22.3℃。年日照2504.6小时,无霜期170天。年降水量565.7毫米,70%以上集中在6至9月。灾害性气候主要是干旱、冰雹、暴雨,霜冻也时有发生。境内主要有黄河、延河两大河流。黄河沿秦晋省界过境,流长44公里。延河从黑家堡乡盖头坪村入境,由西向东横贯全县,在罗子山和南河沟两乡交界处凉水岸附近注入黄河,境内流长144公里,流域总面积1724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73%。有林地面积49.56万亩,占总面积的14.45%。其中天然次生林20.15万亩,主要分布于延河以南的县境边缘。林木总蓄积量21万立方米。有草地面积132.5万亩。已探明储量较大的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炭、石灰石、五色石等。全县总人口13.2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71万人,占88.11%。辖郑庄、延长、张家滩、交口4个镇和黑家堡、郭旗、七里村、刘家河、安沟、雷赤、南河沟、赵家沟、安河、罗子山10个乡,288个行政村,756个自然村。县人民政府驻延长镇。因延水在境内流程较长,故名。古属雍州,战国属秦,西魏设广安县,废帝元年(552)改为文安郡,唐广德二年(764)始名延长。1935年5月30日全县解放。1937年归陕甘宁边区政府所辖。1949年2月将原固临县一部分划入。1958年11月,延川县并入延长县,1961年6月,又按合并时的疆域将延川县分出。该县土地肥沃,宜农宜林宜牧,开发前景广阔。全县可供农林牧使用的土地有304.3万亩,农业人口每人平均占地26亩。其中荒山荒坡100余万亩,人均8亩多。土壤以黄绵土和黑垆土为主,土层深厚,耕性好,适种性强,光照十分充足,日照百分率达57%,年辐射为每平方厘米121.4千卡,是我国辐射能量高值区之一。气温有效性高,年气温日差为12.9°,夏季晴天昼夜极端温差在20℃左右,春秋季更大,降水多集中在作物生长盛期,适宜于多种作物生长,对烤烟、苹果、棉花、西瓜、花生等更为有利。亦适宜发展羊、肉兔、肉牛等畜牧业。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次为谷子、豆类、荞麦等。传统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芝麻、名贵杂豆。近年来,烤烟、苹果等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1900亩和63773亩,西瓜、红葱、石佛斤梨为主要土特产品。西瓜种植面积较大,以个大、瓤多、含糖、水量高而闻名,素有“陕北西瓜”之称。红葱盛产于延河北岸的安河、罗子山、七里村、张家滩一带,具有鳞茎粗长、皮红心白、肉嫩味辣等特点,销路较畅。石佛斤梨主产于罗子山乡石佛村一带,平均个重400克左右,最重可达750克,具有色泽金黄鲜亮、皮薄、肉细汁多、含糖量高、香甜可口等特点,畅销西安、延安等地,颇具声誉。全县基本农田累计29.28万亩,人均2.5亩。兴修水库19座,库容1,281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8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5%。199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9132万元,粮食总产58208吨,林业产值698万元,牧业产值1871万元,人工造林和种草保存面积分别为28.9万亩和25.7万亩。乡镇企业1493个,职工5370人,总收入1620万元。全县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9224万吨,含油面积189.3平方公里,广布于七里村、黑家堡、延长等6乡1镇,油层浅,易开采,最浅油层深度只有60米。1907年9月,我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在县城南门外完井出油。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延长油矿,已有80余年的历史。目前,境内90%以上的含油面积尚未开采。全县已建成卷烟、石油、水泥、煤炭、印刷、食品加工、农机修造等27个工业企业,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11个,从业人员2118人。独立核算企业拥有固定资产2234.5万元。199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3156万元。延长卷烟分厂和王家川钻采公司是该县两个骨干企业,年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产品远销山西、内蒙古、宁夏、河北等省区。境内交通便利。现有各种汽车722辆,公路通车里程1407.5公里。延 (安) 罗 (子山) 公路横穿东西,渭(南)清(涧)公路纵贯南北,乡镇和87%的行政村通汽车。年货运周转量341.92万吨公里,客运量24万人次。境内黄河沿岸设有马头关、八面窑、凉水岸等渡口,可与山西相通。全县有邮电局、所14个,邮程324公里,年报刊发行量2464751份。全县有商业网点536个,从业人员1634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173.9万元,社会农副产品收购额1136.9万元。有集贸市场11个,年成交额1300万元。全县有科技人员2066个。授予各类技术职称1654人。全县有中小学128所,教师1355人,其中中学14所,小学114所,在校学生2371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84.9%。全县广播线路3072.5杆公里,有线广播入户率88.7%。电视差转台24个,覆盖面积114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50%。县城内建有影剧院、文化馆、职工俱乐部、体育场等文化体育设施。全县有各种医疗卫生机构23个,其中医院14所,专业医疗卫生技术人员274人,病床184张。 延长县延安市辖县。位于陕西省北部,黄河西岸,邻接山西省。西魏废帝元年(552年)置广安县,治所在今延长县南,属文安郡。隋开皇二年(582年)改名延安县,属延安郡; 大业末废。唐初复置延安县,为北连州治; 武德五年(622年)移治今延长县; 广德二年(764年)改名延长县。北宋属延安府。元属延安路。明清属延安府。民国初属榆林道。1928年属陕西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