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影剧院前身为北洋戏院。位于当时法租界樊主教路(今新华北路)与窦总领事路(今长春道)交口附近,俗称马家楼,由美国人马鬼于1916年兴建。北洋戏院是天津租界内典型的专业大戏院。其匾额由著名书法家、画家薛月楼题写。30年代初由刘文波接营。1935~1936年间,中国旅行剧团曾3次来津在此公演,参加演出演员有唐若青、白杨、陶金等。演出剧目有田汉的《名优之死》、小仲马的《茶花女》、曹禺的《雷雨》等。1942~1943年间,该剧团再次来津,在该院演出《日出》、《原野》等剧目。抗战胜利后,多家剧团在此演出,后由北平芮克电影院陈金凯、刘文启等集资接营该院,专映西方影片。解放后,1951年6月16日,北洋戏院由天津市总工会正式接管,改名小剧场。今名延安影剧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