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脉附地菜
【概况】: 基源 为紫草科附地菜属植物毛脉附地菜的全草。 附地菜属全世界约40种,中国约32种。 原植物 毛脉附地菜Trigonotis microcarpa(Wall.)Benth. 形态 多年生纤弱草本,高20~65cm,有短伏毛。茎直立或斜升。 叶互生,茎下部叶具长柄,长可达3.5cm,上部叶具短柄;叶片卵形或狭卵形,长1.5~5.5cm,宽0.7~2cm,两面有短伏毛,下面脉上毛较密。 疏散的总状花序结果时长达12cm,被短伏毛;下部的花有苞片,花萼长约2.2mm,深5裂,裂片披针形;花冠小,蓝紫色,直径约5mm,5裂,钝头,喉部有小鳞片5;雄蕊5,内藏,花丝短;子房4深裂。小坚果4,四面体形而有4个锐边,长约0.8mm,无毛,有不明显的短柄,著生面居果实腹面基部之上。 花果期4~7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559页,图5071)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400~2400m山地草坡、灌丛中或溪边草地。分布于云南、西藏。尼泊尔、锡金也有分布。 。【药性】: 功效 疏风散热,温中止痛。 主治 风热感冒,胃脘冷痛。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用于风热感冒,胃肠炎。”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彝药志》:“治胃脘冷痛:毛脉附地菜研究饭后服6g,开水送服。” ❷ 《彝药志》:“治慢性胃炎,恶心呕吐,腹痛:毛脉附地菜15g。水煎服,每日1剂。 ” ❸ 《彝药志》:“治胃病,常吐酸水,腹痛:毛脉附地菜研细末。每日2次,每次6g,开水送服。 ” ❹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治风热感冒,胃肠炎:毛脉附地菜适量,水煎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