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喪葬部 > 喪居 > 廬舍 廬舍 lúshè 亦稱“廬堊”。倚廬與堊室的合稱。古代守喪時所居的墓側茅舍。親者、貴者居倚廬,疏者、賤者居堊室。《周禮·天官·宫正》:“大喪,則授廬舍,辨其親疏貴賤之居。”鄭玄注:“廬,倚廬也。舍,堊室也。親者、貴者居倚廬,疏者、賤者居堊室。”《南齊書·禮志下》:“若各自爲祥,廬堊相閒,玄素雜糅,未審當有此疑不?”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居室部 > 泛稱 > 廬屋 > 廬舍 廬舍 lúshé 即廬屋。《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後漢書·樊宏傳》:“其所起廬舍,皆有重堂高閤,陂渠灌注。”《晉書·成公綏傳》:“時有孝烏,每集其廬舍,綏謂有反哺之德。”宋·蘇洵《田制》:“塞谿壑,平澗谷,夷丘陵,破墳墓,壞廬舍,徙城郭,易疆壠。”《清史稿·災異志》:“漢水溢入城,壞民廬舍。”又,“常熟昭文大水淹没田禾四千四百八十餘頃,壞廬舍二萬二千四百九十餘間。”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陋居部 > 小屋 > 廬舍 廬舍 lúshè 田間小屋。《漢書·食貨志上》:“井方一里,是爲九夫,八家共之,各授私田百畝,公田十畝,是爲八百八十畝,餘二十畝以爲廬舍。”顔師古注:“廬,田中屋也。春夏居之,秋冬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