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工作者
康复医学工作者,是指从事康复医学的专业人员,包括康复医护人员,理疗和体疗、作业治疗、心理治疗、言语治疗等专业人员,康复工程人员以及社会工作者等。他们的任务,主要是对残疾者和患者进行功能的检查和评定,制订和实施康复医疗计划,并结合其他康复工作者,促进残疾者全面康复。
各类康复医学工作者的职责和需要具备的条件大体如下:
康复医师 需要具有较全面的医学基础和临床知识,掌握康复医学的专业理论与技术,能独立担负病、伤、残者进行诊断与功能评定,提出康复医疗处理意见,并与其他康复医学人员协作,共同制订并检查督促康复医疗计划的执行。
中医(包括针灸、推拿、气功等人员)、中西结合师,对某些残疾者和患者功能恢复具有独特的疗法和功效,是康复医学中不可缺少的力量,也是我国康复医学的特点和优势。要把西医、中医、中西结合医三支力量的特长都充分调动起来,为创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复医学服务。
康复护师(士) 除具有临床护理人员应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外,还需要了解康复医学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康复护理的特殊技能,并协助、指导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等各种康复训练,执行医嘱,密切配合康复治疗师(士)的工作,帮助和督促患者完成康复治疗计划。
物理治疗师(士) 需要了解医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物理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并能针对不同残疾,运用各种物理治疗的操作技能。
体疗师(士) 需要掌握肌力、关节活动度、步态以及活动能力等方面的检查与测定知识,能独立制订医疗体育计划,并能具体指导医疗体育工作。
作业治疗师(士) 需要掌握作业疗法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对伤病残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作业能力的检查与评定,能独立制订各种作业训练计划,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职业劳动能力训练、感官和知觉能力训练、智能训练、家庭生活适应能力训练等,并能指导选择和使用轮椅、矫形器等各类自动装置,为提高生活自理和重新就业能力创造条件。
心理治疗师 需要熟悉心理学的基础理论,能熟练掌握康复心理测验和心理治疗的基本技能,帮助残疾者和患者克服各种心理障碍,达到精神康复,完成整体康复治疗计划的目标。
言语治疗师 需要掌握言语交流障碍的检查评定知识,并能熟练掌握各种言语治疗。对儿童、成人言语障碍和听力障碍提供预防、检查、诊断和矫治。
假肢与矫形器装配师(士) 要能根据残疾者功能丧失的程度,设计制作装配假肢、矫形器和各种辅助装置,并能指导残疾者正确使用。
康复工程技术人员 (包括工程师、技师和技术员等多种技术人员) 需要掌握生物医学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技术,与康复医务人员紧密配合,研究设计安装和维修各种康复功能检查的仪器、假肢、矫形器、辅助装置、环境控制系统和其他康复诊疗器械设备。
职业康复工作者 需要了解康复的基本原理,熟悉有关职业劳动的政策法规,掌握就业能力的检查和鉴定,以及就业前再训练,就业咨询等基本技能和方法,使残疾者和患者能尽早地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
社会工作者 需要掌握社会学、康复社会学和社会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独立进行社会调查和分析,为帮助伤病残者重新回到家庭和社会,与其家属、工作单位、街道、民政福利部门等进行联系,取得精神上、经济上、职业上和医疗上给予的支持和照顾,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医疗条件与经济状况,并在促进残疾者和患者与各类专业人员之间沟通了解其困难,满足需求等方面,发挥桥梁作用。
康复医学工作者的各类专业工作内容与职责虽有不同,但专业之间应互相联系,在共同完成全面康复计划中,分工协作,更好地发挥不同专业人员的作用,让伤病残者尽可能恢复到最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