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庞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庞阿

庞阿

古代爱情传说。见南朝刘义庆撰《幽明录》。相传巨鹿有一个叫庞阿的,美容仪。同郡石氏有女,曾在厅内偷看到阿,心里很爱慕。不久,阿看见石女来他家。阿妻极妒,听说后,叫婢女缚之,送还石家。在半路上石女突然化为烟气而灭。婢女仍往石家,说明情况。石父大惊,说:“我女平日都不出门,岂可如此毁谤!”自此,阿父经常注意窥伺石女行踪。过了几天他发现石女正在阿斋中,便亲自捆住她押回石家。石父见了十分惊愕,说:“我才从内屋出来,见女与母共作,何得在此?”即令婢仆于内唤女出,而所缚的石女忽然不见。石父甚为疑惑,叫其母问女,女说:“去年庞阿来厅中,曾窃视之,自此神情恍忽,梦中曾往其家,及入户,即为其妻所缚。”石父说:“天下竟有如此奇异的事,精诚所感,常会于不知不觉中表现出来,原来消失的是其灵魂。”后来石女决心不嫁。过了一年,阿妻病死,阿乃娶石女为妻。

☚ 新鬼与老鬼   汉武故事 ☛
庞阿

庞阿

亦题《石氏女》或《巨鹿石氏女》。南朝宋志怪小说。刘义庆撰。原载《幽明录》。《太平广记》卷三八五引载。鲁迅《古小说钩沉》、郑晚晴校注《幽明录》皆辑录。刘文忠等《文言小说名篇选注》、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辑释》、李格非等《文言小说》皆选录。这是一则优美的爱情故事。叙述:巨鹿郡有个叫庞阿的男子,容貌俊美,风度翩翩。同郡石家女儿,曾在里屋看见过他,心里爱慕,不久,庞阿看见石家姑娘来找他。阿妻极妒之,使婢女缚住姑娘,送往石家,走到半路,姑娘突然化为烟气而消失。婢女便直到石家,说知此事。石父大惊,说石家女从不出门,不能如此毁谤。一日夜,庞阿妻见石家女在庞阿书房,便亲自扭住来到石家,石氏父惊愕说:自己刚从内室来,见其女与母亲做女工活儿,岂能到庞家。就让婢女到内室把女叫出来。石氏女一来,原被绑的姑娘突然不见了。经追问,姑娘说,她过去曾经偷看过庞阿,从此后就仿佛在梦中常去会见庞阿,以后,姑娘誓死不嫁。一年后,庞妻忽得精神病,不久死去。于是庞阿娶姑娘为妻。小说通过石氏女魂离躯体与庞阿相聚故事,曲折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青年女子要求冲破封建婚姻制度的压迫和束缚的强烈愿望。小说情节曲折离奇,想象大胆而幻诡,妙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把一个痴情女子的爱情写得深刻动人。石氏女对美男子庞阿一见钟情,芳心大动,但限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她不能向任何人表露心迹,更不能公开追求,而只能是一种偷偷的、一厢情愿的思恋。最终在真挚爱情的驱动下,竟使灵魂脱离躯体,奔向心上人身边,两情结好。值得注意的是,当她第一次魂访庞阿被人发现后,而绝不肯罢休,其魂又第二次来到庞阿书房。这种大胆的“离经叛道”的行为,正是由其痴情所使。石女的爱是强烈的、真挚专一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石女的爱情终于得到美满结局。读者在她与庞阿的绵绵情思中,也得到了比较深刻和丰富的审美感受。精诚所动而魂离躯体,这是一种超现实的描写,但它完全符合人的感情活动的内在逻辑。“大凡思深情切,则或心驰神往,或梦寐以求,在梦想中实现自己的目的,以致于恍然若置身于彼间而忘乎此”(李剑国语)。这种心理特征和其时流行的灵魂观念的结合,于是即有离魂之奇说。《庞阿》是一则表现平民爱情的小说。它与《卖胡粉女子》等作品打破了六朝志怪小说只写人神爱情的局限,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成了平民爱情小说的开先河之作。“庞阿”故事又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离魂”故事,为唐代陈玄祐《离魂记》所本。元代郑光祖《迷青琐倩女离魂》杂剧、明代汤显祖传奇剧本《牡丹亭》、瞿佑《剪灯新话》的《金风钗记》、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的《大姐魂游完宿愿》、蒲松龄《聊斋志异》的《阿宝》等皆有离魂情事。它们都或多或少受到这个故事的影响。冯梦龙《情史类略》卷九《情幻》采入本篇故事。

☚ 嵇康授〈广陵散〉   石氏女 ☛

庞阿

 

·刘义庆·


 钜鹿有庞阿者,美容仪。同郡石氏有女,曾内睹阿,心悦之。未几,阿见此女来诣。阿妻极妒,闻之,使婢缚之,送还石家,中路遂化为烟气而灭。婢乃直诣石家,说此事。石氏之父大惊曰:“我女都不出门,岂可毁谤如此!”
 阿妇自是常加意伺察之。居一夜,方值女在斋中,乃自拘执以诣石氏。石氏父见之愕眙,曰:“我适从内来,见女与母共作,何得在此?”即令婢仆于内唤女出,向所缚者奄然灭焉。父疑有异,故遣其母诘之。女曰:“昔年庞阿来厅中,曾窃视之。自尔仿佛即梦诣阿,及入户,即为妻所缚。”石曰:“天下遂有如此奇事!夫精情所感,灵神为之冥著,灭者,盖其魂神也。”
 既而女誓心不嫁。径年,阿妻忽得邪病,医药无征。阿乃授币石氏女为妻。
 

[选自《幽明录》]

●●
 这是一篇志怪小说。表面看是谈怪说神,但透过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曲折地反映出封建婚姻制度对青年男女自由结合的压力,以及青年男女们追求理想爱侣的痴心和挚诚。这篇小说落笔的重心是石氏女,表现了她对理想爱情的挚着追求。“夫精情所感,灵神为之冥著”,精神,至情的意思;冥著,即在隐约迷离中显现的意思。全句是说,由于爱得太深了,她的灵魂就显现出来了。由此可见,石氏女爱之深沉达到了痴心的程度。
 小说对于石氏女深沉的爱的表现,不是通过对石氏女的正面描写,而是用迷离闪烁,夭娇变幻之笔,隐曲地表现出来。情节的离奇曲折是这篇小说的特点。在生活中出于通常所料之事,未必是奇事;而在艺术中出于通常所料的笔法,却往往是奇笔,会收到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庞阿》的作者正是运用了这样的艺术笔法。
 石氏女因见庞阿秀美,产生爱悦之情,她的神魂就常到庞阿的室中。如果作者这样直笔写来,那么就不会产生下面扑溯迷离的故事情节了。作者隐其真情,煞有介事地叙述道:“未几,阿见此女来诣。”这引起庞阿之妻的妒意,乃人之常情,“使婢缚之”也在情理之中,欲将石氏女绑缚回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中路遂化为烟气而灭”,这就引起了石氏之父大惊:“我女都不出门,岂可毁谤如此!”情节的发展出乎意料,也就引起了波澜。这就给读者留下悬念。
 从此,阿妇“加意伺察之”。终于抓住了人证,拘执到石家,石氏父看见了惊得瞪目直视,他又一次证实,“我适从内来,见女与母共作”,等到差遣婢女将女儿唤出,刚才所缚的女子忽然消失踪影了。这一变化,使情节有了发展。上一次,因为是“中路遂化为烟气而灭”,石氏之父还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女都不出门,岂可毁谤如此!”俗说耳听是虚,眼见为实,这一次他不得不感到惊异了。因此才让其母询问原由。石氏女才道出了真情。至此,读者的疑团才解开。才理解到作者是以灵肉分离的佛家观念为依托来构思故事的。通过了这样的艺术处理,突出了人物性格,扩展了艺术情节,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结尾一笔,作者让心爱的人结成恩爱夫妻,表达了良好的愿望。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4:4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