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嵒,或作“巖”,字洞賓,號純陽子。傳説中道教八仙之一。唐末道士。自稱回道人,京川人。咸通中六十四歲進士及第,兩調縣令。後隱居修道,不知所終。全真道尊爲純陽帝君,爲北五祖派之第三祖,通稱“吕祖”,傳純陽派。提倡慈悲度世的成道途徑,以内丹道取代燒黄白煉金丹之術,以斷貪嗔、愛慾和煩惱的智慧取代劍術,對北宋道教教義及修煉方式都有一定影响。北宋以來,傳説繼出,謂於唐德宗貞元十四年四月十四日生,時衆見一白鴿入其母室中,其母亦夢此,覺而生之。後世道觀于此日舉辦齋醮祀之。或謂六十四歲屢試不第,後游長安而遇鍾離權,得授大道天遁劍法及龍虎金丹秘文而成道,遂棄功名而游江河,試靈劍,除蛟害,解厄度人。傳説其人白面五髭,著道服,執簡筒,負寳劍,或隐顯變化,人莫能識。《宋史·陳摶傳》:“關西逸人吕洞賓,有劍術,百餘歲而童顔,步履輕疾,頃刻數百里,世以爲神仙。皆數來摶齋中,人咸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