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吕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吕炯1902—1985江苏无锡人 吕炯1902——又名蔚先,江蘇無錫人,1902年 (清光緒二十八年) 生。1922年入南京東南大學。畢業後,入中央研究院氣象所,隨竺可楨做研究生。1928年參加中國氣象學會。氣象所畢業後,又赴德國柏林大學留學,專攻氣象學與海洋學。在德學習四年半回國。1935年參加中國地理學會,並自同年起先後任中央大學、浙江大學教授。1936年任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1943年至1949年,任中央氣象局局長。1945年至1949年,任國際氣象組織 (現改稱世界氣象組織)執行委員,國際海洋氣象專門委員會委員。1949年參加中國民主同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氣象學會理事,中國地理學會理事兼《地理學報》編委,《中國海洋湖沼學報》編委,國家科委氣象組組員,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1957年調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籌建氣象研究室,任室主任兼研究員; 同年參加中國海洋湖沼學會,並被借調往中國農業科學院籌建農業氣象研究室,任室主任兼研究員。1960年前後,曾擔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理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地植物學組、農墾部、農業科學院、北京農業大學農業氣象系、雲南西雙版納中蘇合作熱帶森林合作組等學術委員。著有《渤海鹽分之分布與其海水之運行》、《中國沿海島嶼上雨量稀少之原因》、《關於小麥春凍問題的探討》、《論植物的氣候生態型》、《我國三個歷史時期階段的氣候概况》、《地球資源衛星系統》、《中國之温度》、《關於西域及西蜀之古氣候及古地理》等。 吕炯1902~1985Lu Jiong吕炯重视气象和农业的关系,认为旱涝长期预报,须加强物理基础,须重视海洋表层温度的变化对大气的影响。1950年发表《海水温度与水旱问题》的论文。 1952年, 吕炯参加了中国农业气象研究机构的筹建工作,1953年3月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联合成立农业气象研究组(1957年1月改为研究室),吕炯担任主任,直至1966年。50年代华北地区小麦出现两次大面积冻害,华南橡胶树也发生两次严重寒害,他都深入现场调查,写出《华南橡胶幼树区域寒害问题》(1955年),《地形与霜冻》(1956年)和《云南植胶区调查报告》等论文。他研究地形对于低温和霜冻的影响,是中国农业地形气候学研究的先导。发表的论文还有:《从气温和日照谈植物的春化和光照》(1953年)、《关于小麦春冻问题的初步探讨》(1953年)、《论植物的气候生态型》(1963年)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