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库莫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库莫奚

东北古族名。隋代以后,简称奚。东胡族系。源出鲜卑宇文部的一支。游牧于弱洛水(今西拉木伦河)流域,东与契丹毗邻。逐水草、居毡庐,以畜牧为生。又善射猎。语言与契丹同。葬俗以苇薄裹尸,悬之树上。曾形成辱纥主、莫贺弗、契箇、木昆、室得五个较大部落,各部首领称俟斤。北魏时内附朝贡,岁致名马文皮,常入塞交易。唐代时,演变为阿会、处和、奥失、度稽、元俟斤五部,已形成较稳固的部落联盟。贞观二十二年(648),其首领可度者内附,设饶乐都督府,以为饶乐都督。开元二年(714),其首领李大酺来朝,封为饶乐郡王,并妻以固安公主。唐末,契丹兴起,为其役属。部分奚人随其首领去诸西迁妫州北山(今河北怀来县),别称“西奚”。辽代,归附契丹,渐与契丹融合。

库莫奚

见“奚”(911页)。

库莫奚

东北古族名。北魏登国三年(388)始见其名,隋省“库莫”,单称“奚”。源出东胡,为鲜卑宇文部后裔(一说源于匈奴)。东晋时,宇文部为慕容皝所破,遗民逃匿“松漠之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及老哈河流域),时与契丹未分。北魏登国年间(386—396),受拓跋氏袭击,逃奔,与契丹“分背”,居西偏北,约分布于今老哈河流域至西拉木伦河北一带;契丹居东偏南,在今西拉木伦河下游以南至辽宁阜新市一带。唐末,因受契丹压迫,逐渐西南移,达燕山以北。辽时其中心地(奚王牙帐),在今内蒙古宁城县。下分5部,隋以前史书(包括唐、宋之《通典》、《册府元龟》)作辱纥主、莫贺弗、契个、木昆和室得5部;后称阿会(一作阿荟或伯德)、啜米(或作处和、楚里)、奥失(一作奥里或奥质)、度稽(或作奴皆、遥里)、元俟折(或作黑乞支、梅只)。唐末,部分奚民不堪契丹苛政,在首领去诸率领下,西徙妫州(治今河北怀来县)北山内附,别称西奚,遂有东奚、西奚之分。阿保机五年(911),皆被契丹人征服,后有“五部奚”(即遥里、伯德、奥里、梅只、楚里),“六部奚”(上述5部外,增阿保机以奚反叛流散者所置堕瑰一部)之称。六部奚所指后又有变化,辽圣宗时将梅只、堕瑰二部合入奥里部,另以奚王府“二克”官兵及家属,置南剋部和北剋部,复合为六部,各有“侯斤”一人主之。唐初,已形成稳固的部落联盟,以阿会部为盟主。经常向中原朝廷纳贡,也入塞交易,但叛服不常。贞观二十二年(648),其首领可度者率部归唐,太宗在其地置饶乐都督府(治今内蒙古宁城县境),以可度者为都督,封楼烦公,赐姓李。又以5部为5州,各以其首领为刺史,隶饶乐府,府由营州辖领。唐玄宗开元三年(715),封其大首领李大酺为饶乐郡王,以宗室女固安公主妻之。大酺死,弟鲁苏袭职,唐又以东光公主嫁之,封奉城郡王。传至延宠,唐又拜为饶乐都督、怀信王,以宜芳公主妻之。时与契丹被称为“两蕃”。唐中叶前,奚盛于契丹。后契丹日强,受契丹役属,常为之守界。及被阿保机兼并后,复于其聚居地置奚王府以领之,另将战争中俘获的奚民置迭刺迭达、乙室奥隗、楮特奥隗等部,归南府统领,分而治之。以射猎、游牧为生,已有农业,“稼多穄”,西奚更“颇知耕种”;手工业以造车著于时。俗同突厥,居无定处,住毡庐,环车为营。断木为臼,瓦鼎为粥,杂寒水而食。辽圣宗统和二十四年(1006,一作二十年),奚王府献其地于辽建中京,此后不少奚人逐渐融于契丹。至金代,史已少见此族名。

库莫奚

古代东北民族。其先民为东胡之一部,又说为宇文部之别种。宇文部被前燕击破后,余众奔走松漠之间,游牧于今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一带,形成库莫奚。其众好寇抄,善射猎。北魏登国三年(388)为拓跋珪所破。以后又逐渐恢复生息,多次赴平城、洛阳进献名马、文皮。五世纪末,一部入居塞内,在辽宁西部、河北北部于当地民族混居。后又与北齐有朝贡关系。隋以后发展为奚。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