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庆阳会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庆阳会议 庆阳会议qingyang huiyi指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86年5月在甘肃庆阳地区召开的西部地区11省(市)职业教育座谈会。这次会议是国家教育委员会根据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召开的。主要是学习庆阳地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经验,探讨西部经济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路子。会议认为:改革农村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农村教育,更好地为农村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培养人才。一定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在加强发展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把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发展起来,使农村教育结构(参见“农村教育结构”)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只能由农村的条件和需要,特别是农村的经济结构所决定。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大量的、掌握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生产技能的新一代农民,农民本身就是一种职业。如果农村职业教育不能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新一代的农民,就不能算尽到农村职业教育的责任。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少数民族聚集,产业结构农业比重很大,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还不高,教育的普及程度较低,职业教育起步晚,要发展这里的农村教育,归根结底要靠大面积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增强改革农村教育的紧迫感,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庆阳地区位处西北黄土高原内地,属原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是个传统农业地区。全区144个乡镇有75个是老区困难乡。到80年代初,粮食亩产仍徘徊在200斤上下,人均收入只有150元左右,贫困户占全区总农户的35%。只经过几年的努力,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就有了较大发展,并初步显示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了一大批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并给整个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庆阳的经验说明,在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完全可以办好的。庆阳的基本体会是:在一个“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困难地区,要使职业技术教育有一个大的发展,必须改革体制,强化统筹。庆阳的基本经验是:政府统筹,联合办学;制定配套政策,增强办学活力;多方筹措资金,保证办学经费;集中办好骨干,带动全面发展;发动社会办学,形成职教网络;面向经济建设,探索办学路子。在职业技术学校内部改革上,创造了“边学习,边致富,回家就当专业户”的办学思想,开展了“一校、十村、百户、千亩田”的生产实习活动,对毕业生实行跟踪扶持的一条龙服务体系。会议认为,当前要破除种田就不需要上学,上学为了农转非的观念。不能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只有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地区才需要,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职业教育就发展不起来。今后,要采取积极措施,在政策上支持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各级政府要把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当地经济建设发展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经费上给予支持,象庆阳那样,职业技术学校的经费,已超过普通中学的3倍,给职业学校创造必要的办学条件;抓好试点,每个省都应该抓一些县,每个县都应该抓一些乡,并办好一所骨干的综合性的职业技术学校,发挥多功能的作用,成为全县培养人才、科学实验、生产示范、技术推广、经营服务的中心。同时,要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研究,把农村职业教育的研究工作赶上去。要象早期的黄炎培、晏阳初那样(参见“晏阳初和平民教育运动”),结合中国现在的实际,吸收国际上的经验,对中国的职业教育,总结出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来。 ☚ 南宫会议 郴县会议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