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广通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广通渠

广通渠

古代渠名。又称漕渠或富民渠,隋朝为运漕粮而修。《资治通鉴》: 开皇四年(584),文帝“以渭水多沙,深浅不常,漕者苦之”,“诏太子左庶子宇文恺帅长工凿渠,引渭水,自大兴城(隋长安城)东至潼关三百余里,名曰广通渠。漕运通利,关内赖之。”因渠经渭口广通仓下,故名。文帝仁寿四年(604)改名永通渠,不久淤废。唐天宝初和大和初先后两次疏浚,唐末迁都洛阳后渠废。

☚ 龙首渠   灵州古渠 ☛

广通渠

古运河名。又称“富民渠”、“永通渠”。隋文帝开皇四年(584年)命宇文恺率水工开凿。起自大兴城(今西安市)西北,引渭水东绝灞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东至潼关达黄河。渠经渭口广通仓下,渠下人民颇受其惠。

广通渠

广通渠

见“大运河”。

☚ 通济渠   江南河 ☛

广通渠

又名富民渠、永通渠。隋唐大运河的一段。隋文帝开皇四年(584)为解决京师漕运,在西汉关中漕渠的基础上疏浚重开。全长一百五十公里。起自今陕西咸阳西南十八里,止于临潼、渭南以北的三河口,与渭河并行,在渭河上筑兴城堰拦截渭河以解决水源而成。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