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广济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交通類 > 橋梁部 > 浮橋 > 廣濟橋 廣濟橋 guǎngjìqiáo 亦稱“濟川橋”、“丁公橋”。俗稱“湘子橋”。位於廣東潮安,跨韓江。爲南宋一座梁橋與浮橋相結合之橋梁。橋分兩段,東段長八十五丈,十二孔,始建於紹熙年間,完成於開禧二年(公元1206年)。西段長五十一丈,九孔。始建於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完成於寳慶二年(公元1226年)。中段由十八隻木船搭成浮橋,連接兩段。浮橋可開合。曾於橋上建樓臺,以集市,後破壞。橋自宋建成後,據《海陽縣志》和《廣濟橋考》之不完全統計,歷經元、明、清,較大修建有二十四次以上。明宣德,清康熙、道光年間均進行大規模之修建。清雍正間,曾鑄二鐵牛置於兩岸橋墩上,望以鎮洪水。後一隻鐵牛被洪水衝入河中。有民謡云:“潮州湘橋好風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樓臺廿四樣,兩隻鐵牛一隻溜。” 廣濟橋浮橋部分 广济桥 广济桥在广东省潮州市东门外的韩江上,旧名济川桥,因有韩湘子书“洪水止此”的石碑于桥畔的传说,又名湘子桥。初建于南宋乾道六年至宝庆二年(公元1170—1226年),它是一座采用舟梁结合的建筑方法建成的可启可合的活动桥(现已改建成固定桥)。据记载,桥是分三段进行修筑的,先建西段,再建东段,经过57年的时间,方在东西各筑成桥墩九座,后来到了明代,又在西边增筑一墩,东边增筑五墩。这些桥墩都是用大小不同的石块以卯榫结构契合的,其庞大异常,闻所未闻。在两段石桥间,“设舟二十四为浮梁,栏楯铁练三,每练重四千斤,连亘以渡往来(见明姚友直《广济桥记》)。”桥面亦因地而宜,“浮梁”以木板为面,墩上设巨石为面。桥中间设置的可开合式浮梁,既是我国桥梁史上的一个特例,也开了世界开关活动式桥梁的先河。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桥墩大,流水通过的面积小的问题,充分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由于洪水泛滥、地震、兵火等天灾人祸不断,广济桥创建后,虽曾经历过多次修理,但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桥已残破不堪,面目全非了。1958年,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有关部门对此桥进行了大规模修理,使其旧貌换新颜。今日的广济桥,全长518米,亦分三段,但原来的“浮梁”处,已改成为三孔的钢梁。广济桥上曾有过各种作为点缀的建筑物,如茶亭、石塔、碑亭,尤其是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遭火灾被付之一炬的24座形式不同的“望楼”,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设置的镌有“镇桥御水”之字的两只铁牛,现在虽然已荡然无存,且因交通需要,桥被改造为直通大桥,但它在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功绩却永远不会被磨灭。广济桥现已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建筑 佛山祖庙 ☛ 广济桥 广济桥又名湘子桥,位于潮州市东,横跨湘江,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光孝寺 陈家祠堂 ☛ 广济桥 广济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东韩江上。传韩湘子曾书“洪水至此”石碑于桥畔,又名“湘子桥”。始建于南宋乾道六年(1170),历时57年建成,名济川桥,全长517.95米,分东西两段,18墩。两段之间,江流湍急,未能架桥,仅有小舟摆渡。明宣德十年(1435),知府王源重修,增建5墩,并于桥上立亭屋126间,环以栏槛,更名广济桥。后经5次大修,正德年间又增1墩,共24墩。墩上原建有24座样式各异的望楼,崇祯十一年(1638),遭大火,桥上亭楼尽毁。桥墩以形状大小不一的花岗岩石块卯榫砌成,十分坚固。中间江流湍急处,改用18艘梭船联为浮桥,能开能合,是我国最早的开关活动式石桥。清雍正元年(1723),于浮桥两端桥墩上置铁牛两只,牛背铸“镇桥御水”四字。东端墩上铁牛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洪水中坠落江中,1980年重铸置桥上。因交通需要,1958年拆除浮桥,改建直通大桥。 ☚ 葫芦山摩崖石刻 凤凰塔 ☛ 广济桥 广济桥Guangji Bridge俗称“湘子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市东,跨韩江。固定石桥和浮桥结合的桥梁。创建于宋乾道六年(1170年)至开禧二年(1206年)。桥东段12孔,长283.4m,其中第1孔为石拱桥,其余为石梁桥;西段7孔,长137.3m,石梁桥,条石砌筑桥墩;中间97.3m,用18只木船架设浮桥与两端相连,并可开启供大船通航。全桥长518m,桥宽5m。桥墩庞大,宽度5.7~13.85m,长度10~21.7m不等,曾建有桥屋、桥亭,并有繁华桥市,但施工艰难,历时长久。石梁最大者高1.2m、宽1m、长15m,最小者高1m、宽0.8m、长12m。该桥历经洪水、飓风、地震和战火,屡毁屡修,1958年进行了全面修整,对开裂石墩进行了加固,用钢筋混凝土T梁替换断裂石挡,并将桥面加宽至7m,浮桥改为3孔跨径34.72m的下承式钢桁梁,下部增设高桩承台双柱墩2个。1976年再次扩建,原7m桥面作行车道,每侧各拓宽2m作人行道。 ☚ 万寿桥 天生桥 ☛ 广济桥 广济桥又称通济桥、碧天桥,俗称长桥。在浙江省余杭县塘栖镇,横跨运河南北。始建于唐宝历大和年间(825-835年),重建于明弘治二年(1489年)。全长83米,高13米,为7孔连拱石桥,中孔石拱券跨径15.6米。造型秀美,结构坚固,保存完整,是沟通运河南北的交通要道,又具有历史与观赏价值。 ☚ 祥集弄民宅 广德寺多宝佛塔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