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广州文艺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广州文艺社 广州文艺社1932年成立于广州。该社对内称“广州普罗作家同盟”,对外称“广州文艺社”。主要成员有欧阳山、龚明(龚长照)、梁韵松(易巩)、草明、伍翠云等。该社于1932年9月创办了由欧阳山主编的《广州文艺》周刊,出至二十余期后于1933年8月停刊。为解决新文艺作品与劳苦大众文化水平低、读书能力差之间不相协调的现实矛盾,该社提出了粤语文学运动的口号。他们认为文艺大众化,首要的是语言问题。只有在文艺作品中尽量采用广州话中活的人民大众的语言和民间文艺中活的口语,才能为人民大众所接受。这些理论的提出,引起了广州文坛的注目,并为此产生了争论,后欧阳山撰写了《粤语文学底根据和目的》作为总答复。为了实践自己的理论主张,社员们纷纷尝试用方言土语写作大众能接受的新文学作品,其中有欧阳山的《懒理》、《跛老鼠》、《单眼虎》,草明的《万胜》和由草明原作、欧阳山用广东话改编的《苏妹点样杀死佢大佬》等小说。这些作品揭露了社会的黑暗现实,反映了劳动群众在生活重压下的悲苦和愤恨情绪,受到广州的人民大众,主要是工人、店员、青年学生的欢迎。该社因此被视为进行有政治性质的文学活动而遭到迫害,成员受到执政者的通缉。1933年9月、欧阳山、草明被迫离开广州前往上海,该社就此停止了活动。 ☚ 东北作家群 广州普罗作家同盟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