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民反入城斗争清道光二十二年至二十九年(1842—1849)广州人民反对英国侵略者强行入城的斗争。鸦片战争前,外国商人来华贸易,一向住广州城外。但璞鼎查故意曲解《南京条约》,无理要求进入广州城。道光二十二年十月,英人恃强要求入城,激起民愤,广州士民发出说帖抗议。继因英人强买食物伤人,群众奋起焚毁洋馆。次年二月,伊里布病死,耆英继任钦差大臣,见众怒难犯,通知英人暂缓入城。道光二十五年,耆英在香港总督德庇时的威逼下,允许英人入城,并派知府刘浔通知英人订期入城。十二月十七日,数千群众攻入知府衙门,刘浔越墙逃跑,义民烧毁知府的朝珠公服。耆英不得已贴出拒绝英人进城的告示。道光二十七年三月,德庇时率军舰二十余艘,士兵千余偷袭虎门,闯入内河,强要入城;耆英秘密答应两年后进城。道光二十九年英国新任公使文翰以两年期满,要求践约进城,又派兵舰闯入省河,要挟两广总督徐广缙允许入城。各乡社学义勇十余万人积极备战,齐集省河两岸示威,迫使文翰放弃入城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