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因遗址以大汶口文化为主的遗址。位于山东省兖州市王因村。面积约6万平方米。1975年~1978年发掘。除底层有少量北辛文化遗存外,主要为大汶口文化遗存。年代约为前4100年~前3500年。墓葬多为长方形浅穴,墓向一般朝东。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有30余座仰身直肢的合葬墓。少者2人,多者5人。多数为反映氏族成员间血缘关系紧密的同性合葬墓,还有近百座二次葬墓。有许多死者生前拔除上侧门齿,有的枕骨变形。仅有20%的墓有随葬品,主要为陶器,有鼎、罐、豆、彩陶盆、彩陶钵和造型别致的觚形器。另外还随葬有龟甲、獐牙及少量工具。 王因遗址 王因遗址鲁中南地区著名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兖州县城西南王因乡王因村南。面积约6万平方米。曾7次发掘,揭露面积1万多平方米,主要收获是清理了大汶口文化早期墓葬899座。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在公元前4100—公元前3500年。墓多为长方浅穴,墓向一般朝东,葬式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有30多座仰身直肢合葬墓,每墓葬2—5人,多属同性葬墓。还有近百座二次葬墓和近40座“迁出墓”。二次葬有单人和多人的,后者每墓葬2—24人,亦多属同性合葬。王因墓地仅20%的墓有随葬品。主要有釜形鼎、钵形鼎、带鋬鼎、觚形器、罐、豆和彩陶盆、钵等陶器。随葬品一般为三、两件,多者20多件,但也只是陶镯、骨锥之类。同性合葬和多人二次合葬是王因墓地的突出特点,一般认为这种葬俗反映着氏族成员间血缘纽带的牢固性。墓葬也没有显示贫富分化的现象,表明王因墓地尚处在氏族制度稳固、私有制尚未产生的时期。遗址底层有北辛文化遗存。 ☚ 王子反戈 王舍人碑 ☛ 000085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