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王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王国 王国周王的国家。《小雅·六月》一章: “王于出征,以匡王国。”郑《笺》:“于,曰;匡,正也。王曰今女出征𤞤狁,以正王国的封畿。”马瑞辰《通释》: “于训为曰。曰,词也。”王先谦《集疏》: “匡,助也。‘以匡王国’,犹云以佐天子。”《大雅·文王》三章:“思皇多士,生此王国。”毛《传》:“思,辞也。皇,天。”郑《笺》:“愿天多生贤人于此邦,此邦能生之,则是我周邦干事之臣。”《史记·周本纪》:“文王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 《大雅·江汉》二章:“四方既平,王国庶定。”郑《笺》: “召公既受命伐淮夷,服之,复经营四方之叛国,从而伐之,克服则使传遽告功于王。庶,幸也。” ☚ 王事 王命 ☛ 王国wángɡuó❶以国王为元首的国家 王国wángguó〈名〉 比喻某种特色或事物占主导地位的领域。 王国wángguó〈名〉原指君主制国家,现比喻某类事物特殊的范围或地域。 亡国;王国◉ 亡国wánɡɡuó 王国wáng guó以国王为元首的国家。1902年樋田保熙译《世界地理志》部首:“君主政体之国,有王国,有帝国。王国君主称王或女王,帝国君主称帝或女帝。” 王国 王国以国王为国家元首的君主制国家。有的王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行政权完全由内阁行使,国王只是名义上的最高行政首长,承担礼仪性的或程序性的职责,如英国、丹麦、荷兰等。有的王国,实行政教合一的专制君主制,国王是国家元首,又是教长,又是武装部队总司令,拥有行政、司法、立法和外交的大权,如沙特阿拉伯王国等。 ☚ 帝国 大公国 ☛ 王国以国王为国家元首的君主制国家。从社会形态看,有奴隶制王国,封建制王国和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王国。从政治体制看,有的实行君主立宪制,如丹麦、荷兰、瑞典、英国、摩洛哥等王国;有的实行政教合一的专制君主制,国王是教长,又是国家元首,掌管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大权,如沙特阿拉伯王国。 王国 王国不向国家交纳赋税的特别行政区。王者封地称王国。《隋书·百官志中》: “皇子王国: 置郎中令、大农、中尉、常侍,(各1人); 侍郎,(2人); 上、中、下三将军,(各1人); 上、中大夫,(各2人); 防阁 (4人)、典书、典祠、学官、典卫等令,(各1人); 斋帅(4人)、食官、厩牧长 (各1人),典医丞 (2人),典府丞 (1人),执书 (2人),谒者 (4人),舍人 (10人),等员。诸王国: 则加有陵长、庙长、常侍各1人,而无中将军员。上、中大夫各减1人。” ☚ 汪清县 威州 ☛ 王国以国王为国家元首的君主制国家。存在于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社会。从权力方面看,有的立法、行政权集于国王之手,如沙特阿拉伯王国;有的名义上是国家元首,实际上行政权完全由内阁行使,如英国等。 王国kingdom 王国realm 王国❶kingdom 王国wáng guó1、帝王所统治的国。《诗经·大雅·江汉》:"四方既平,王国庶定。" 2、诸王的封国。秦末项羽所封诸王之封地。汉初刘邦封兄弟及诸皇子为王。汉皇子封王,其郡为国。有太傅辅王,导王以善,礼如师,不臣。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朝廷。朝廷只为其置丞相,其余诸官皆自置。御史大夫及诸卿,俸皆二千石。景帝惩吴楚七国之乱,遂诸王不得治民,令内史治民,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大夫、谒者、郎、诸官长丞皆减其员;诸官皆由朝廷设置,各王不得自置。至成帝,更令相治民,改太傅曰傅。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百官志》。 王国政区名。汉初地方政制采用郡县制与分封制并行的制度,诸王分封地区称为王国,是领若干郡的一级政区。自景帝、武帝削分诸侯王国之后,一般疆域均比郡小,王国遂不再统郡而是直接统县。东汉至魏晋南北朝名义上仍有相当于郡一级政区的王国,但逐渐成为虚封,封国的王不得过问王国政事,仅食封国的租税而已。隋建国后,王爵完全是虚封,连名义上的封国也没有,所封国名均系历史上的地名,虚封中所食的户数的租调,均由国库支给。此后王国遂与地方政制无关。又三国魏时又有一种县王国,即是一种地位相当于县的王国。参见“公国”。 王国宋代无裂土封侯之制,但存“国公”、“(国)王”之类爵号,并无统领之国土。所谓“王国”指京师。《玉海》卷112《崇宁辟雍外学》:“奉诏天下立学官贡士,仍建外学于王国之南。”《宋东京考》9:“崇宁元年,命将作监李诫,即宫城南门外营建外学,赐名辟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