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桑叶收获法harvesting methods of mulberry leaves in Guangdong province根据广东气候条件,桑品种特性和全年养蚕次数较多等特点所采用的一种收获桑叶方法。广东地处热带和亚热带,除北部少数地区外,全年无霜。桑树于1月上中旬陆续发芽,11月下旬逐渐停止生长,适于多次养蚕。广东的桑树是地桑(根刈)密植形式,桑叶收获方法种类较多,大体分冬刈和大树尾两类。无论何类收获方法,一年或隔年都要根刈更新,维持地桑树型。 冬刈 12月中下旬伐条的称冬刈,因伐条高度不同,又分冬根刈和冬低中刈。冬根刈是平地面伐条,经过多年重复,形成桑拳(桑基鱼塘和河滩地桑不能形成桑拳)。翌年3月中旬第一次养蚕时,进行疏芽留芽收获桑叶,即把弱小新梢从基部剥除,并采用选留新梢的下部成熟叶片。以后每隔25天左右,采用成熟叶一次,至第三或第四次养蚕时,采用全部叶片,同时摘去顶芽,促使腋芽萌发成侧枝,以后每隔40~45天,采用芽叶。当年冬期根刈或剪梢留大树尾。冬低中刈是12月中下旬离地10~25厘米伐去枝条,桑叶收获法与冬根刈基本相同,下半年采摘1~2次芽叶后,剪去枝条上部,促使下部芽萌发,长成新梢,增加桑叶产量。冬刈的特点: 冬期伐条对桑树生理影响小,并有减少花果,防治病虫害等作用。但春秋2期的桑叶产量较低,不能多养2化性白茧种。 大树尾刈 冬期只剪去枝条的梢端(相当于江、浙地区的桑树剪梢),次年春期采用芽叶养蚕的方式,称为大树尾。有增加春叶产量,多养2化性白茧种作用。冬留大树尾的桑树,又因翌年伐条时期不同,可分大树尾春刈,大树尾夏刈和全年大树尾。❶大树尾春刈是12月中下旬离地80~120厘米剪梢,春蚕大蚕期采去全部芽叶后(4月上旬前)伐条(春刈)。春刈后50~60天收获桑叶,具体收获方法与冬刈大致相同。冬期进行冬刈或剪梢留大树尾。 ❷大树尾夏刈是12月中下旬离地60~80厘米剪梢,翌年第一次养蚕时选留上部2~3根新梢,其余芽叶全部采收养蚕。第二次养蚕时,采用全部叶片,同时摘去顶芽,促使腋芽萌发。第三次养蚕时采用全部芽叶后伐条(夏刈)。夏伐50天后,可采用2~3次片叶和1次芽叶,冬期剪梢留大树尾。 ❸全年大树尾是冬至前后,离地60厘米剪梢,翌年第一次养蚕时选留上部粗壮新梢2~3根,采用下部成熟叶片,并采去其余芽叶,在留的新梢上采摘第三或第四次桑叶后,剪去新梢梢端,促使腋芽萌发,以后每次离新芽基部0.5~1.0厘米处剪取芽叶,冬期根刈。 冬刈与大树尾刈各有一定的优点和缺点,生产上常交替轮流使用,以调节树势,维持桑、蚕平衡。每年留大树尾的桑园,约占总面积的50~70%,其余桑园为冬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