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幻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幻灭 幻灭长篇小说。茅盾著。“蚀三部曲”的第一部。发表于1927年《小说月报》18卷9号、10号。小说以1926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为背景,描写了小资产知识女性章静对革命和爱情从追求到幻灭的精神状态。章静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离家到省城女校读书并参加了学生运动,后又到上海上大学。因理想屡屡碰壁,而产生对爱情的追求,但爱情的幻灭使她坠入更深的悲哀与空虚。共产党人李克帮助她重新振作起来,到武汉参加了大革命。但她到武汉后三个月,就换了三次工作。认为革命工作太平凡、太庸俗,甚至混乱、浮夸和丑恶。最后只好躲到后方医院里当了看护妇。小说通过章静的生活经历,反映了“一九二七年夏秋之交一般人对于革命的幻灭”,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个人主义的弱点,揭露北洋军阀统治下社会的黑暗,歌颂北伐战争的胜利。时代风云的艺术概括和真实细微的心理描写使作品形成独特的风格。 ☚ 黄金 夜 ☛ 幻灭 幻灭蚀之一长篇小说。茅盾著。1928年8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列入《文学研究会丛书》。 ☚ 别有世界 动摇 ☛ 幻灭 幻灭王以仁著。1946年10月上海新文出版社初版。除散文、诗歌等外,收《幻灭》、《落花曲》、《读祈祷后的祈祷》等短篇小说17篇。 ☚ 古城儿女 中国侦探在旧金山 ☛ 《幻灭》《幻灭》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1799—1850)所写的关于复辟王朝时期贵族与资产阶级斗争的一部巨著。第一卷《两个诗人》,主要描写昂古莱姆的两个青年吕西安和大卫。具有沉思特性的大卫,对诗有一种先天的爱好。他继承父亲的印刷厂后,孜孜不倦地致力于科学研究,一心想在造纸技术上有所发明。这时他正在热恋吕西安的妹妹夏娃。吕西安表面显得比大卫高贵有教养,但意志薄弱,轻浮,好虚名,一心想向上爬,在昂古莱姆稍有诗人名气。吕西安设法进入贵妇人、36岁的巴热东太太的沙龙,因而遭到贵族社会的冷眼与打击。他不顾一切,竟随巴热东太太逃往巴黎。第二卷《外省一个大人物在巴黎》,巴热东太太到达巴黎不久,就抛弃了吕西安,回到男爵夏德莱身边。吕西安孑然一身,顾影自怜,幸好结识一个心地善良、有才干的青年达泰,达泰介绍他加入他们理想主义者的小团体。专栏作家鲁斯托不择手段地帮助他认识很有权势的出版商多里亚。吕西安把一集十四行诗稿交给多里亚,后者看都不看就送还给他。为了报复出版商,他写了一篇尖刻的文章抨击多里亚那里最近出版的一部书,多里亚不得已向他屈服,并把手稿买去。一时,吕西安成了沙龙的宠儿。但不料他昧着良心写文章诬蔑达泰的小说,惹怒了共和党人克雷斯蒂安,两人决斗,结果吕西安受伤。这样,他到巴黎不满一年,左右摇摆,受到保王党和自由党的两面夹攻,不得不在他的情妇高拉莉去世后的第二天,狼狈地逃回家乡。第三卷《发明家的苦难》,大卫终于创造出了一种新的造纸方法,但他无法偿还吕西安冒他的名签下的三千法郎期票,结果成了吕西安不法行为的牺牲品,被捕下狱。吕西安非常后悔,带着自杀的念头离开昂古莱姆,在正要投夏朗德河时,不期遇着化装为西班牙神甫的伏脱冷,因而得救。大卫为了获得自由,被迫出售发明专利证给早已觊觎其印刷厂的戈安得兄弟。他们剥夺了他的财产,利用他的发明牟利。大卫在他父亲死后继承其遗产,悠闲地生活,并致力于文学。 这部作品成功地描写了当时法国社会从外省到首都,贵族与资产阶级对立斗争的尖锐形势。它不仅表现在政治方面,而且已普遍深入到工厂、报业、科学甚至于男女私生活中去了。但是,当时社会的根本矛盾仍然是贵族在政治上的权势和资产阶级在工商业方面的经济力量之间的较量。小资产阶级所处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的人生理念、政治态度:中间、动摇、个人奋斗,但这是没有出路的,只能以希望的幻灭而告终。这也就是本书第三卷序中所说的“30年来青年一代的惨史”,吕西安的命运雄辩地说明了这一点。其次,这部作品还着重地写了巴热东太太。作者企图通过她来反映当时法国那个没落的垂死的贵族阶级的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冷酷、虚伪与贪婪。一方面,她精神上空虚,需要刺激;另一方面,又摆脱不了腐朽的阶级偏见与优越感。她同吕西安只是虚情假意,逢场作戏而已。小说还通过吕西安在新闻界的亲身经历,沉痛地讽刺了当时的社会风尚:“一个记者就是一个杂技演员”,“新闻界是个不法、欺骗和变节的地狱”。最后,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违背自己阶级上政治上的隶属关系,以喜悦的心情描写了一个由当时社会上一些有专门知识的人组成的小团体,而且特别歌颂了米歇尔·克雷斯蒂安。这曾经获得恩格斯的称赞。 幻灭;破灭huànmiè pòmiè【同】 都是动词;都是希望、幻想等消失的意思。 幻灭huànmiè破灭 幻灭huàn miè动词。如幻想一般地消失了,多用于贬义。 未能达到愿望 未能达到愿望未遂 不遂 未能如愿 ☚ 如愿 事与愿违 ☛ 达不到 达不到不及 不到 靡届 另见:无望 失败 不成功 徒劳 白费力气 ︱达到 ☚ 达不到 落空 ☛ 幻灭 《幻灭》是茅盾的著名长篇小说,同时也是茅盾处女作《蚀》三部曲之中的一部。《幻灭》创作于1927年,最早发表在1927年9月的《小说月报》上。作品以大革命前夕的上海和革命高潮中的武汉为背景,表现了女主人公的生活、思想、感情的发展历程。作品中女主人公章静,是在母亲的爱抚中和安静的环境里成长的,她感情脆弱而富于幻想;嫉恶如仇但又缺乏斗争的勇气;追求光明自由而又没有坚定的革命意志;对于生活容易激起希望也容易感到失望,她自始至终都在幻想与幻灭的不断交替循环的心境之中,不能自拔。章静讨厌上海的喧嚣,由于读书和恋爱的双重幻灭,只身怀着新的憧憬来到处于革命中心的武汉。在武汉她又经历了一系列的幻想和幻灭,最后只能在强烈的爱情中寻找满足,但最终还是逃脱不了幻灭的结果。作品通过对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的描写与剖析,表现出当时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苦闷和追求,表现他们的痛苦的、曲折的人生道路,从中反映出他们共同的特点和命运。作品对于广阔的时代生活的细致描写,对于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的揭示,对于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刻画,都是十分具体、细致、生动的。茅盾对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大革命风暴中的复杂的心理状态的描写,是极有典型意义的。 ☚ 月牙儿 为奴隶的母亲 ☛ 幻灭长篇小说。巴尔扎克作。共3部。第1部《两个诗人》1837年发表,第2部《外省大人物在巴黎》1839年发表,第3部《发明家的苦恼》1843年发表。描写两个有才能的青年吕西安和大卫被金钱毁灭的故事。反映了王政复辟时期法国的社会生活,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毁灭人性、腐蚀艺术的罪恶。小说以准确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言行、心理和周围环境。人物性格鲜明突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