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平粮台古城遗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平粮台古城遗址 平粮台古城遗址一般认为是河南龙山文化的造律台(或称王油坊)类型的一个遗存地,也有人认为属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位于河南省淮阳县城东南4公里处的大朱村西南角。距今约4300年。遗址最初发现于1979年。古城建在高3—5米,面积5万平方米,俗称平粮台的高地上,长、宽均为185米,是一座方形城堡。城墙系小板堆筑成的,夯打痕迹非常明显,现存残墙高3米、宽10米。有的部分下边厚达13米。城墙南北各设一门,门道下埋有陶质的排水管道。在南城门两侧,还附设了门卫房。城内有用土坯垒砌成的高台建筑,它的四周分布着陶窑、灰坑等遗址。这种小型城堡主要是为了加强防御而设的,与原始社会末期战争的频繁和剧烈密切相关,它是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古城之一,对于研究古代城池的设制、布局以及原始社会解体,奴隶制国家形成等具有重要的意义。1988年,平粮台古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仰韶文化蚌图遗址 二里头遗址 ☛ 平粮台古城遗址 平粮台古城遗址位于淮阳县城东南4公里的大朱村西南角。《淮阳县志》记载为“平粮冢”、“贮粮台”,俗称平粮台。 ☚ 汉魏洛阳故城 二里头遗址 ☛ 平粮台古城遗址 平粮台古城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东南4公里大朱村,1979年发现并作考古发掘。是一座距今约4300年的龙山文化城址。淮阳县是豫东大平原上富庶之地,相传太昊在此建都,春秋战国时期又先后为陈、楚都城。平粮台高5米多,占地5万平方米。古城边长185米,城墙残高3米,宽10米,平面呈正方形。系用小板堆筑,夯层清楚,夯窝显明。南北各辟一门。南城门两侧有门卫房,路下埋设陶质排水管道,以排泄城内污水。城内有用土坯垒砌的高台建筑,四周尚存灰坑、陶窑等遗迹。出土遗物有多种陶质炊饮具和纺轮,石质铲、斧、锛、镞,以及骨凿、骨镞、蚌刀、蚌镰等。遗址对研究我国早期城市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夏商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 太昊陵 12. 鹿邑县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