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平等与效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平等与效率收入均等化意味着平等,资源有效配置意味着效率。福利经济学既要探讨平等问题,又要解决效率问题。但是,平等与效率这两个政策目标是相互抵触的,二者之间存在着此长彼消的交替关系。如果要做到平等,就要牺牲效率;反之,要提高效率,就必然要扩大收入差距,难以实现平等。这一问题是很难解决的。因为收入分配的基本依据应该是市场对个人贡献的评价和付酬制度。效率的作用也就是市场的作用。市场越起作用,效率越高,报酬差别就越大; 市场越不起作用,收入越均等化,效率就越低。如果人们的收入分配不受市场调节,而是取决于市场以外的因素,从而割断了收入与效率之间的关系,那就会出现既无平等又无效率的状态。这种状态比平等与效率的交替更糟。 平等与效率 平等与效率西方经济学的微观经济政策目标,平等指收入均等化,效率指资源的有效利用。其他各方面的平等如人身平等和法律面前平等都是为了达到收入均等; 其他各方面的效率如生产效率和经济制度的效率都是为了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平等与效率是一对矛盾。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提供者的收入大小与他们所提供的经济效率的大小成正比,因此社会各阶层之间就应该有收入差别,以刺激要素提供者提高效率、促进资源有效配置,从而刺激经济的发展。但是这样就丧失了收入均等,而收入不均就有可能造成社会动乱,以致效率损失更大。相反,为了实现收入均等,就会导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丧失了效率。在平等和效率之间谁更优先的问题上,西方经济学家分歧很大,但都认为可以进行相机协调,即有时以尽量小的不平等取得尽可能高的效率,或有时以损失尽可能小的效率取得尽可能大的平等。比如,在经济萧条时,为了刺激经济增长而需要高效率,这时可以牺牲一定的平等; 在经济繁荣时,则由于收入差别过大,需要牺牲一定的效率以求得收入的均等。一般地,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为协调平等与效率的矛盾,应采取的政策措施有: (1)合理地制订税收规则,开征既可以促进效率,又不妨碍平等的税收。(2) 增加公共教育投资,一方面提高劳动力质量,有利于效率,一方面可使低收入者增加受教育的机会,以利于平等。(3) 打破地区界限,促进劳动力的流动性,这有利于劳动者的机会均等,既可以提高效率又可以促进平等。(4) 确定合理的福利支出,既能保证工人收入上升,又能刺激工人提高技术水平,从而兼顾平等和效率。 ☚ 机会均等 洛伦茨曲线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