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不食嗟来之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不食嗟来之食 谓不接受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礼记·檀弓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饿者认为黔敖出语无礼,己心受辱,宁不食而死。 儒家以“不食嗟来之食”喻洁身自好或勿丧义心。《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后亦以之喻含轻蔑意味的施舍。“嗟来之食”也简缩为“嗟来食”或“嗟来”。 陶渊明《有会而作》诗:“嗟来何足吝,徒没空自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