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常用书信用语辞典︱各类书信写作要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常用书信用语辞典︱各类书信写作要点
  • 位置: 首页/附录库/常用书信用语辞典

各类书信写作要点

(一) 总的要求


 1. 得体
 信是写给指定的对象看的,这是它的实用性。动笔以前,于对方的年龄、境遇、气质、思想以及与自己的关系都要考虑到,交浅言深或交深言浅都不相宜,要求措辞得体,不亢不卑,使人乐于接受。叶圣陶《与黄萍荪》:“为文呈上,久蓄此心,徒以杂事牵萦,文思窘塞,遂成虚愿。春季特大号集稿期近,度亦不能于匆促间执笔自效。乞宽假时日,俾得当以报如何?”对一般征稿信本可托词却之,而叶老却郑重其事,将深衷雅抱层层达出,是为得体。
 2. 避复
 书信也是文学的一种样式,自有它的艺术性。无论造词遣言,都应灵活变化,避免重复雷同。钱钟书先生书札很讲究这一点,他曾引《史记》中出现的成语“数见不鲜”说明话说多次就不新鲜,令人生厌。他于收信后的表态,因人因事而异:《与陈子谦》:“奉书感喜。”《与费锡强》:“得信感愧。”《与黄伊》:“奉书甚感。”即使对同一人,前后也有变化:如《与黄裳》:“奉书失喜”,“得书惊诧”;《与何新》:“奉书感愧”,“得信甚愧”等等,鲜有雷同。

(二) 分类要求


 1. 通联类
 表示久不通信的向往。朱雯《与沈从文》:“违教虽久,但我思念之情是无时或已的。我一直牢记着在我生活和创作道路上您曾给我的启迪和指点。”又“因为巴金兄后来常住上海,所以往来比较多。而您则远在北方,以致觌面无从,鱼素久暌,但是对您的高谊厚爱,我却是没齿不忘。”两段话意思基本相同,后一段文言词语较多,显得典雅一些。
 2. 邀约类
 邀请聚会,时间、地点、目的、交通等不能省略。黄侃《与杨树达》:“一月五日已约洪泽老诸人于下午六时在厚德福作消寒第二会。此会并无作诗填词诸琐事,惟以轮流饮啖为职志。窃谓兄亦不妨加入,若合尊意,即希届时驱车莅止,侃当于彼中敬候。”
 3. 请托类
 求助于人,须考虑时间、条件,视对方力所能及,而不强人所难。毛泽东《与杜斌丞》:“弟等一再呼吁,要求全国不分党派,一致团结御侮,一年以来,成效渐著。虎臣先生同意联合战线,但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时机已熟,正抗日救国切实负责之时,先生一言兴邦,甚望加速推动之力,西北各部亦望大力斡旋。”按虎臣,即杨虎城。信中三个“望”字,表示迫切希望。杜斌丞为当时国民党军十七路军杨虎城部总参议,以此重要地位,就近推动杨,并说服友军消除矛盾,实非难事。
 受托于人,能力不足,难以实现,宜婉言陈情。柯灵《与陈雪川》:“鲁迅铜像献款,久有此心,但多则出不起,少则拿不出,以是踌躇。”
 4. 求教类
 钦佩对方品德学养,渴望指点。有时可援引典故,以增强说服力。蔡尚思《与陈垣》:“乃今老师,学博中外,道通古今,昌明国学于将绝,灌输欧化以补短;且能热心教育,培养人才,此不特当世难侔,即古人亦罕其匹……如蒙不弃,乞常赐教!”
 5. 馈赠类
 受赠。钱钟书《与苏州大学明清诗文研究室》:“宏编巨著,如千尺浮图,费时无多,竟能合尖。钱先生与诸君子之愿力学识,文史载笔,当大书特书,举世学人受益无穷,不才受启迪之深,更非言词可谢矣。”表达了对赠书《清诗纪事》编撰工作的肯定以及该书给当世学人和自己的裨益。
 6. 庆贺类
 祝寿之信,笔锋宜带感情,辞句不妨华美,以抒喜悦欢乐之情。钱钟书《与郑海夫》:“恭维兄才士学士,经师人师,弟谊本同窗,恩深知己,而衰病颓唐,不能远道亲祝。敬修短简,聊表寸忱。兄业垂不朽,享寿无疆,乃分内应有之事,无待弟之善颂善祷也。”郑海夫门人集会庆祝其师教学六十周年,钱先生以骈体贺之,堪称合作。
 7. 慰问类
 关心、同情对方遭遇,表示叮嘱或希望。马一浮《与彭去疾》:“所患能差平否?今日想已得校医诊察,务宜静心自摄,勿可躁急,此慎疾之道也。附去两圆,聊备药饵之需。又饼干一包,如觉微饥,可少食之。胃中湿热未尽,其他杂食非宜也。稍痊即示知,为慰,或托叶君转告族侄亦可。”信中分析病况,叮嘱注意饮食调摄,体现马老对友人之子的关心爱护,无微不至。
 8. 吊唁类
 吊唁信只叙存殁双方的感情,不宜旁及他事。尹炎武《与陈垣》:“从江北回,接奉赴书,惊悉太夫人仙逝,哀怛惊悼,云胡能已。惟公纯孝夙成,摧剥之怀,必万恒辈。比日计已北上,起居何如?文朝夕返平,相晤不远。伏冀勉抑哀衷,倍加保啬,以慰吾党见附者之望,幸甚。”表示要当面吊问。
 9. 述况类
 汇报个人出身、性格、命运、遭际,不避琐屑。顾颉刚《与胡适》:“此数年中,治学则材料无有,办事则经费竭蹶,当家则生离死别,触目伤心,弄得一个人若丧魂魄,更无生人之趣。”几句话回顾了抗战岁月给自己带来的切身影响。
 10. 借还类
 财物往来讲究诚、信二字。虽是至爱亲朋,如有所借,亦必如期归还。夏承焘《与周癸叔》:“《梦窗四稿》之刘跋,乞邮假一阅,准半月后挂号奉赵。”
 11. 职业类
 认真负责乃敬业精神之灵魂。傅雷《与徐伯昕》:“我的过于认真与做一件事就负起责任来的脾气,兄所深知洞悉,故所谓时间无法安排的话决不是托词。”又《与周煦良》:“有了名义就不能空敷衍……如果敷衍又时时刻刻有着负罪感,觉得对不起人,对不起团体,你想想这种生活叫我怎么过呢?”有名就要有实,敷衍等于犯罪,这种对国家、对未来的负责任态度,无疑是儒家的人文精神。
 12. 荐举类
 荐人——对被荐人的经历、才性、特点,介绍宜较详备。陈布雷《与某局长》:“同学陈君巨来,与弟同出冯君木先生之门,笔札赡雅,多能艺事,供职贵局历有年所,其才性当为吾兄所知。”
 自荐——应表明自己平素兴趣以及承担某项任务的意义与价值。柯灵《与余光中》:“窃以为‘五四’以来散文创作至先生而别辟一境,更上一层。年来积一弘愿,颇思选编尊著散文,裒为一集,介绍国内读者,并为创作界进一针砭。曾向出版社毛遂自荐,不自量力,愿任纂集作序之劳,以海峡多阻,未敢率尔奉陈。”
 13. 行旅类
 长途跋涉,有行有止,有苦有乐,稍加描绘,俾与亲友共赏。陈遹声《与汪康年》:“清谈余晷,仲秋佳日,泛山塘之棹,剥石湖之菱,游辟疆之园,谒短簿之祠,命俦选胜,沿河看花,晚霞送船,清风入袂,此时此景,恨不与足下同之也。”
 14. 赞扬类
 评价对方德才,最好名实相称而不溢美。钱钟书《与田翠竹》:“弟久病不痊,衰疾相因,心如废井,唯有羡君之辞宿意新,才情不匮而已。尊集卓尔成家,时流题识不足增重。”说当代名人题跋不能提高作品艺术价值,似属过誉。
 15. 劝勉类
 劝人勿萌退志,要设身处地,分析具体情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黄炎培《与白蕉》:“得一同事能长期相处非易易,彼此当有同感。定省之职,诚须兼顾,百里往返,就交通现势论,数小时即可解决。解职归田,于公不无损失,于私或亦有生活枯燥之感,还望三思,取消辞意,是所企幸。”认为在职可以公私兼顾,辞职回乡,于公带来损失,于私则诗词无人酬答,生活不免枯燥。白蕉系诗人,故特为提出。
☚ 常用书信用语辞典︱前言   常用书信用语辞典︱名家谈书信写作 ☛
0001149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5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