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穿心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穿心莲【同义】总目录


一见喜穿心莲

穿心莲herba andrographitis

清热解毒药。又名一见喜、四方莲、春莲秋柳。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 Andrographis paniculata (Burm. f.) Nees的全草(图)。除去杂质, 切段, 晒干。华南、华东及西南均有栽培。苦, 寒。入肺、脾、大肠、小肠经。功能清热解毒,燥湿, 消肿, 凉血。主治: ❶温病发热,常与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等配伍。
❷肺热咳喘, 咽喉肿痛, 常与生石膏、黄芩、桑白皮、地骨皮、枇杷叶等配伍。
❸湿热泻痢, 与苦参、马齿苋、白头翁等配伍。
❹热淋、尿频涩痛, 与海金沙、瞿麦、萹蓄等配伍。
❺热毒痈肿、红热肿痛, 与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等配伍。牛、马60~120克;猪、羊30~60克。为末或煮汤灌服。本品含内酯及黄酮类化合物。内酯为: 穿心莲甲素、穿心莲乙素、穿心莲丙素等。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含于根中, 为多甲氧基黄酮。尚含有甾醇皂甙、糖类、酚类、有机酸、香豆精类及生物碱等。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福氏痢疾杆菌、钩端螺旋体均有抑制作用, 并能提高白细胞吞噬能力。穿心莲内酯对细菌内毒素引起的发热,有解热作用。尚有抗炎、镇静作用。

穿心莲

穿心莲

药名。见《广东中草药》。又名春莲秋柳、一见喜、榄核莲、斩蛇剑、苦草。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的全草或叶。长江以南温暖地区多有栽植。苦,寒。入肺胃、大肠、小肠经。清热,解毒,燥湿。
❶治细菌性痢疾,肠炎,肺炎,感冒发热,咳嗽咽痛,肺脓疡,传染性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盆腔炎,眼结膜炎。内服: 煎汤,6~9g; 研末,0.9~1.5g,日服2~3次。
❷治疮疖痈肿,丹毒,蛇、虫咬伤,汤火伤。捣汁涂并煎服。本品味极苦,用量过大易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针剂肌内注射亦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叶含穿心莲内酯,去氧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等。根含穿心莲黄酮苷、穿心莲黄酮、3-O-甲基穿心莲黄酮、5-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等黄酮类成分。穿心莲内酯对细菌内毒素引起的发热,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它还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及镇静作用,可能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在体外需较高浓度才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新穿心莲内酯对菌痢有明显疗效。穿心莲总黄酮对心肌梗死动物的缺血性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穿心莲common andrographis

Androgrographis pan-iculata (Burm.f.) Nees,又称榄核莲、四方草。爵床科,穿心莲属。一年生草本。原产东南亚,现中国南部有引种栽培。茎4棱。叶披针形。花顶生或腋生,疏松总状排列,再组成大型的圆锥花序;萼有腺毛;花冠2唇形,白色或淡紫色;雄蕊2,花丝有毛。蒴果长椭圆形。花果期秋季。用种子繁殖。全草含苷类、酚类、有机酸、生物碱等。供药用,对病毒性感染,如菌痢、脑炎、肺炎、支气管炎、急性盆腔炎等有较好药效。

穿心莲

1.植株 2. 花

穿心莲chuānxīnlián

中药名。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别名一见喜、斩龙剑、榄核莲、苦草。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 (Burm. f. ) Nees 的全草或叶。长江以南温暖地区普遍栽培。苦, 寒。入心、肺、大肠、膀胱经。清热解毒, 凉血消肿。治上呼吸道感染、百日咳、肺炎、肺脓疡、痢疾、肠炎、传染性肝炎,煎服: 6 ~9 克。治疮疖肿毒、虫蛇咬伤、烧烫伤, 煎服并捣敷。本品多服易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叶含穿心莲内酯、去氧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等。根还含芹菜素-7, 4’ 二甲醚等多种黄酮类成分。穿心莲内酯毒性较低, 有抗炎、促肾上腺皮质功能及解热镇痛作用。

穿心莲

穿心莲

穿心莲,又名一见喜、榄核莲、四方莲、苦胆草、斩蛇剑。始载于《岭南采药录》,原名春莲秋柳。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 (Burm. f.)Nees的叶或全草。在开花前或开花初期采收,开花初期采收,有效成分含量较高。采后晒干或鲜用。全草长30~80cm,茎呈方柱形,分多枝,节稍膨大,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白色髓部。单叶对生,叶片纸质,多皱缩或破碎,易脱落,完整叶呈披针形或卵状披状形,长3~12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全缘或浅波状,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灰绿色,叶柄短。茎顶或叶腋有圆锥花序,花小,白色或黄白色,唇形。有时可见蒴果,长约1.5cm,两侧呈压扁状,中央具一纵沟。气微,味极苦。我国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四川、江西、浙江、江苏、山东、上海等地区均有生产。
本品味苦,性寒。归肺、胃、大肠、膀胱经。功能清热解毒,燥湿。主治风热感冒、流感高热、扁桃体炎、咽喉炎、流行性腮腺炎、支气管炎、肺炎、百日咳、肺脓疡、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肠伤寒、胆囊炎、阑尾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盆腔炎、眼结膜炎、疮疖痈肿、丹毒、脓疱疮和钩端螺旋体病等。临床常可单用或与其它药物配伍应用。如支气管炎,可配十大功劳叶、陈皮;大叶性肺炎,配鱼腥草、银花;菌痢,配辣蓼、地锦、马齿苋; 肠伤寒,配白花蛇舌草、败酱草; 急性胆囊炎,配栀子、阴行草; 阑尾炎,配红藤、鬼针草。急、慢性喉炎、口腔溃疡,以穿心莲粉末,和少许薄荷脑、冰片、喷喉或涂患处。痈肿,丹毒,配芙蓉叶等分,蜜糖调敷。皮肤化脓性感染,研粉制成溶液湿敷。此外,毒蛇咬伤,除可以鲜草捣敷外,并可配野菊花,蚤休水煎服。化脓性中耳炎,可制成滴耳剂用。烫伤、火伤可以本品研末调茶油,或鲜叶煎汤涂患处。近年制有粉剂、片剂、胶囊、注射剂等多种剂型,可根据病情随症选用。煎服,3~9g;粉剂,0.6~1.2g。内服剂量过大,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胃寒者慎用。
实验研究: 穿心莲叶含二萜内酯化合物: 主为穿心莲内酯(乙素)、新穿心莲内酯(丙素)、去氧穿心莲内酯 (甲素),还有3,4-二去氧穿心莲内酯、14-去氧-11-氧化穿心莲内酯、14-去氧-11-去氢穿心莲内酯、14-去氧-11,12-二去氢穿心莲内酯(丁素)、19-葡萄糖基去氧穿心莲内脂、19-葡萄糖基穿心莲内酯、高穿心莲内酯、潘尼内酯等。另含穿心莲烷、穿心莲酮、穿心莲甾醇、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等。并含咖啡酸、绿原酸,二咖啡酰奎宁酸混合物等多酚类物质。又含穿心莲内酯甙、14-去氧穿心莲内酯甙,木蝴蝶素和汉黄芩素。
穿心莲及其提取物在体外抗菌试验的结果报道不一,但临床上对多种感染性疾病有较好疗效。煎剂在体外能提高人外周血白细胞吞噬金葡菌的能力,能使肿瘤病人或健康人对旧结核菌素所致皮肤延缓型超敏反应增强,穿心莲内酯磺化物(AS注射液)能明显增强兔和小鼠外周血细胞对肺炎球菌或金葡菌的吞噬能力,甲素也可增强吞噬细胞的功能。实验证明,穿心莲甲、乙、丙、丁素均有一定解热及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在切除肾上腺后即告消失。
乙醇提取物能显著地延长眼镜蛇毒中毒所致小鼠呼吸衰竭和死亡的时间,此提取物具有毒蕈碱样作用,可能是其抗蛇毒的作用机制。煎剂对小鼠的着床、早孕、中孕、晚孕等时期都有明显的中止妊娠作用,孕酮或黄体生成释放激素均可完全或明显对抗穿心莲的致流产效果,提示其可能具有对抗体内孕酮的作用。此外,对体外培养的人胎盘绒毛滋养层细胞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穿心莲治疗绒毛膜上皮癌和恶性葡萄胎有一定疗效。
小鼠灌服穿心莲内酯吸收迅速,主要在体内代谢,可迅速通过血脑屏障,主要以原形经肾排出。志愿者口服乙素0.5g,一日四次,首剂加倍,连服四日,可使部分病人SGPT暂时上升,停药后逐渐恢复,如每次0.3g,一日三次,连服五日,对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

☚ 一枝黄花   百蕊草 ☛

穿心莲

creat(Andrographis paniculata)


穿心莲

creat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