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宫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宫调 古乐术语,亦为宋词音乐术语。 指调高和调式的综合关系。由七音和十二律构成,共有八十四宫调。参阅宋仁宗(赵祯)撰《景祐乐髓新经》(见《玉海》)和南宋张炎《词源》(见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9月据原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排印本影印的《词源疏证》蔡桢疏证)。参见〔八十四调〕条。 ㈠、宫指五声或七声音级的第一级阶名,相当于今天的唱名do(简谱记1),宫作为调高解释,又可以称为均。确定宫音之后,这一调式的其它各音随之而定。 依据宫音所在的律,如黄钟、夹钟、中吕、夷则、无射等,即称为某宫或某均,如黄钟宫,或称黄钟均,无射宫,或称无射均。调指调式而言,也可称为“声”。 如“宫七调(声)”、“商七调(声)”、“角七调(声)”、“羽七调(声)”。 ㈡、宫和调是并列关系的词组。宫,专指宫七调,又可称“七宫”。调,指宫声以外的其它调式,如羽调、角调、商调。 宫与调的内涵,已失去宫(均)与调式的统属关系,而成为并列关系的术语。从隋唐燕乐宫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宋代词乐,元代杂剧(北曲)和南曲的宫调系统是一脉相承的。 宋代词曲音乐为七宫十二调,金、元词曲、戏曲为六宫十一调,元代北曲为十二宫调(五宫七调),元末南曲为十三宫调(六宫七调),清代南北曲为九宫(即五宫四调)。参见〔燕乐二十八调〕条。 就系统而言,传统的宫调可分四大类,即一、律——声系统,即八十四调系统。二、为琴调所用的系统,此系统脱胎于律声系统。三、宫廷燕乐和民间音乐系统。四、宋元以来在燕乐宫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南北曲系统。这四种宫调系统或即为宋词音乐所用,或与宋词音乐有直接与间接的关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