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師師(师)Shī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颇广:今北京,内蒙古之乌海,河北之尚义、景县,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安徽之泾县,广东之新会,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等地均有。汉、满、蒙古、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引《风俗通》云:“师,乐人瞽者之称……”以官为氏。《姓氏考略》注引《姓谱》亦云:“古者掌乐之官曰师,因以为氏。”
❷《姓氏考略》据《风俗通》又注:“周师尹之后。”师尹,《辞源》注有二义:(一)“众官之长。大夫官。《书·洪范》:‘卿士惟月,师尹惟日。’《国语·鲁下》:‘师尹维旅牧相,宣序民事。’”依此,则当以官为氏,然与乐师之师不同源。(二)“指周太师尹氏。《诗·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传):‘师,太师,周之三公也;尹,尹氏,为太师。’”依此,亦以官为氏,系出尹姓。
❸又,《续通志·氏族略·总论·有故改氏》:“金师安石,本姓尹氏,避国讳改为帅氏。”(按:查金代君主完颜氏未见有名“尹”者,姑录以备考。)
❹郑樵又注:“师氏避晋景帝讳改为师氏。”见《通志·氏族略·总论·避讳》,司马师为司马懿长子,武帝司马炎代魏,追尊司马师为景帝,司马昭为文帝。望出琅琊,平原,太原。
春秋时晋有师旷;鲁有师乙;郑有师悝、师触、师蠲、师茷、师慧;汉代有师丹,东武人,哀帝时为大司空;宋代有师范、师维藩,又有师颃,翰林学士;明代有师宾;清代有师帝宾。

師shī

❶古代軍隊編制以二千五百人爲師。後泛稱軍隊爲師。班固《西都賦》:“爾乃移師趨險,並蹈潛穢。”杜篤《首陽山賦》:“子忽遘其不祥,乃興師於牧野。”
❷兵卒。《漢書》揚雄《羽獵賦》:“方馳千駟,校騎萬師。”
❸老師。見“師傅”。
❹樂官名。西周稱樂官爲輔師(即鋪師)或師,春秋時各國多稱樂官爲師。班固《東都賦》:“爾乃《食舉》、《雍徹》,太師奏樂。”後也指樂工。馬融《長笛賦》:“重丘宋灌,名師郭張。”
❺有專門知識技藝的人。《藝文類聚》陳琳《武軍賦》:“函師振旅,韋人制縫。”
❻向某人學習。揚雄《太玄賦》:“豈若師由聃兮,執玄靜於中谷。”班昭《東征賦》:“清靜少欲,師公綽兮。”
❼通“獅”。班固《西都賦》:“挾師豹,拖熊螭。”

“师”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shī1869筛子。吴语。浙江金华、衢州。干练。闽语。福建福州〖〗。

師师

(1次) 众人。~何以尚之《天》

❶五旅爲師。《詩經·小雅·黍苗》:“我徒我御,我師我旅。” 鄭玄箋:“五百人爲旅,五旅爲師。”
❷長也。《周禮·地官·司徒》:“黨正: 每黨下士一人; 旅師:每族上士一人;閭胥: 每閭中士一人。” 鄭玄注:“正、師、胥皆長也。正之言政也,師之言帥也; 胥,有才知之稱。” 《周禮·天官·冢宰》:“甸師: 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三十人,徒三百人。” 鄭玄注:“師,猶長也。” 《周禮·地官·司徒》:“教官之屬,大司徒鄉一人,小司徒中大夫二人,鄉師下大夫四人。” 鄭玄注:“師,長也。” 《尚書古文·益稷》:“至於五千,州十有二師。” 鄭玄注:“二千五百人爲師,師,長也。” (《通德堂經解》) 《尚書·皋陶謨》:“州十有二師,外薄四海,咸建五長。” 鄭玄注:“師,長也。” (《鄭氏佚書》)
❸以德教民者。《周禮·天官·大宰》:“以九兩繫邦國之民,……三曰師,以賢得民。” 鄭玄注:“師,諸侯師氏有德行以教民者。” 《周禮·地官·司徒》:“師氏: 中大夫一人,上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鄭玄注:“師,教人以道者之稱。” 《周禮·地官·師氏》:“師氏掌以媺詔王。” 鄭玄注:“ 《文王世子》:師也者,教以事而諭諸德也。”
❹衆也。《禮記·緇衣》:“ 《君陳》曰: 出入自爾師虞,庶言同。” 鄭玄注:“師、庶皆衆也。” 《禮記·大學》:“ 《詩》云: 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 鄭玄注:“師,衆也。” 《尚書中候》 卷上:“伯禹在庶,四嶽師舉薦之。”鄭玄注:“師,衆也。” (《玉函山房輯佚書》) 《尚書中候》:“伯禹在庶,四嶽師舉薦之帝堯。” 鄭玄注:“師,衆也。” (《鄭氏佚書》)
❺軍二千五百人爲師。《易·師》:“師,貞,丈人,吉,无咎。” 鄭玄注:“軍二千五百人爲師。” (《通德堂經解》) 《易·師》:“師貞,丈人吉,无咎。” 鄭玄注:“軍二千五百人爲師。” (《鄭氏佚書》)

古代名物 > 獸畜類 > 畜部 > 豬科 > 特3 > 師
師  shī

謂豬或犬双胎生者。《爾雅·釋獸》:“豕生三,豵;二,師;一,特。”邢昺疏:“其生子二者爲師。” 又《爾雅·釋畜》:“犬生三,猣;二,師;一,玂。”郭璞注:“此與豬生子義同,名亦相出入。”


古代名物 > 占相類 > 易占部 > 卦爻 > 師
師  shī

《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坎下坤上,地水師,䷆。《序卦》:“訟必有衆起,故受之以師。師者,衆也。”《雜卦》 :“比樂師憂。”《易·師》:“師,貞,大人吉,无咎。”《彖》:“師,衆也。貞正也。能以衆正,可以王矣。剛中而應,行險而順,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吉又何咎矣。”《象》:“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衆。”後代星術家又推演出:師爲坎宫八卦中歸魂卦,五行屬水。小周天火候圖中主初三日晝。

師shi

8E9F
“师”的繁体。

師shī

S110
“师”的繁体。

〖師〗 粵 si1〔詩〕普 shī

❶ 軍隊。許慎《說文解字》:「二千五百人為〜。」左丘明《左傳.莊公十年》:「齊〜伐我。」
❷軍師。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於是乃以田忌為將,而孫子為〜。」
❸ 老師。韓愈《師說》:「古之學者必有〜。」
❹ 請教,學習。《師說》:「吾從而〜之。」
❺ 具有專門技藝的人。《師說》:「巫醫、樂〜、百工之人。」

師,甲骨文作,金文作,《説文》古文作,小篆作
甲骨文前一字形隸定作 “𠂤”,古 “堆” 字, 卜辭讀爲 “師”,或用作職官名。第二字形是西周甲骨文,增 “帀”(zā)作意符,“帀” 即後世之 “匝” “迊”,此取環圍或衆多之義, “𠂤” 遂轉爲聲符,金文及後世沿用。“師” 的本義是軍隊或軍隊編制,或指民衆、都邑,或用作職官名、行政單位名等。銘文或用軍隊義,或用作職官名、 人名。 提示: 劉釗説, “𠂤” 是人臀部的象形, 可能是“脽” 的初文,後指軍隊駐扎丘陵地,引申爲軍師義。《新甲骨文編 (增訂本)》“師”字條下僅收西周字一例, 説卜辭用 “𠂤”爲 “師”,另見 “𠂤”下。又,或説早期甲骨文 (“師”)字略作曲形, (“堆”)字則不作曲形, 後因形近而混用, “追” “官”本皆从 。 或説二字古本無别。《新甲骨文編 (增訂本)》“𠂤”字條收38例,其中10例没有弧度,略作曲形者占絶大多數,且“官” 字所从之 “𠂤” 也多作曲形。 金文則相反, 獨體 “𠂤” 字和“官”字所从之 “𠂤”都幾乎一律不作曲形。所見 “𠂤”字形及使用情况大致如此。
楚簡帛文作,或沿襲古體,增裝飾符號,又或作, 以“帀”爲 “師”。秦簡牘文作, 古隸風格, 已近今體。參見488.追字條。

師()


作父乙簋, 殷周金文集成4144,殷
弜師易(賜)(橐)貝。

師隻卣蓋,殷周金文集成5194,西周早期
(師)隻乍(作)(尊)彝。

曶壺蓋,殷周金文集成9728,西周中期
(更)乃且(祖)考乍(作)冢𤔲(司)土(徒)于成周八𠂤(師)。
按: 師, 金文本作“𠂤”。

鄭師蒦父鬲,殷周金文集成731,春秋早期
(鄭)師蒦父乍(作)𢱭(拜)鬲。

庚壺,殷周金文集成9733,春秋晚期
其王乘𩡶(牡)輿台(以)伐彘師。

六年漢中守戈,殷周金文集成11367,戰國晚期
左工師齊。

□年上郡守戈,殷周金文集成11363,戰國
漆垣工師爽工更長𤘌。

廿七年上守趞戈,殷周金文集成11374,戰國
桼工師豬。

古璽彙編5487,戰國
師。

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雜抄17,戰國至秦
省殿,貲工師一甲,丞及曹長一盾,徒絡組廿給。

長沙馬王堆二、三號漢墓·十問67,西漢
師癸合(答)曰……

漢印文字徵
右師赤。

增訂漢印文字徵
彭師。

高陽令楊著碑陽,東漢
門徒小子,喪兹師范。

郃陽令曹全碑陽,東漢
君興師征討,有率膿之仁,分醪之惠。

孔羨碑,三國魏
因魯史而制春秋,就大師而正雅頌。

侯義墓誌,北魏
太師開府參軍事墓誌。

法義優婆姨等造像記陽,北齊
上爲皇帝師僧父母。

段濟墓誌,隋
太師、大司馬、太尉公。

□和墓誌,隋
仲都忠厚,主皮幣以從師。

崔祐甫墓誌,唐
鄭卿鄉校,吾之師也。

强君妻杜氏墓誌,唐
唐故夫人京兆杜氏墓誌銘并序,鄉貢進士杜師顔述。
《説文》: “師, 二千五百人爲師。 从帀从𠂤。 𠂤, 四帀, 眾意也。 , 古文師。”
从帀从𠂤會意。 “𠂤”即古“堆”字, 表示眾多。 金文多只作“𠂤”。 本義是古代軍隊編制的一級,二千五百人爲一師,後來引申泛指“軍隊”。《説文》所收古文作“”, “𠂤”横置, 其餘部分爲“帀”之繁化形式, 這種繁化形式多見於戰國楚簡“帀”字, 可參。 中古石刻文字中“𠂤”或訛作“阝 ”, “帀”或訛作“市”。 唐代墓誌文字中已出現今日簡化字“师”的寫法。

☚ 帀   出部 ☛

(shī)

衆也。从帀,从𠂤。𠂤四帀,衆意也。
【按】師,《説文》:“二千五百人爲師。”

*師sier

[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 二千五百人為師。 从帀、 从𠂤。 𠂤四帀, 衆意也。 ,古文師。(六篇下)
帀為軍隊駐在的標識,在山丘駐軍,地勢高有利偵查。

☚ 秦   栗 ☛
0000140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4:4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