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带状疱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俗称“缠腰龙”。一般认为,初次感染时多发生水痘,再度感染此病原体,可出现带状疱疹。本病传染性较水痘差。症状表现:出疹前有发热及身体某部位神经痛。数日后出现红色丘疹,迅速变成米粒大小、密集的水疱,成簇出现,呈带状分布,伴有刺痛和灼热感。皮疹局限于一侧而不超过身体的中线,面、颈、胸、背、腰均可发生。约一周后疱疹干燥结痂。局部淋巴结多肿大。儿童时期带状疱疹的愈后一般良好 ,不留瘢痕,不易复发。治疗带状疱疹可口服或肌肉注射维生素B1、B12。局部用消炎止痒的外用药,如炉甘石洗剂。亦可用泻肝、清热、凉血、利湿的中药,如龙胆草、柴胡、连翘、栀子等。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细菌性痢疾 ☛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daizhuang paozhen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俗称“缠腰龙”。一般认为,初次感染时多发生水痘,再度感染此病原体,可出现带状疱疹。本病传染性较水痘差。症状表现:出疹前有发热及身体某部位神经痛。数日后出现红色丘疹,迅速变成米粒大小、密集的水疱,成簇出现,呈带状分布,伴有刺痛和灼热感。皮疹局限于一侧而不超过身体的中线,面、颈、胸、背、腰均可发生。约一周后疱疹干燥结痂。局部淋巴结多肿大。儿童时期带状疱疹的预后一般良好,不留瘢痕,不易复发。治疗带状疱疹可口服或肌肉注射维生素B1、B12。局部用消炎止痒的外用药,如炉甘石擦剂。亦可用泻肝、清热、凉血、利湿的中药,如龙胆草、柴胡、连翘、栀子等。

☚ 水痘   百日咳 ☛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系由亲神经病毒而引起周围神经的一种以皮肤呈带状分布的疱疹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病毒主要侵犯皮肤及背根神经节。临床主要表现为沿肋间神经分布的、排列成带状、同时伴有1个或几个邻近区域神经痛。起病时有低热、疲倦、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继而出现皮肤感觉过敏、烧灼感和程度不等的胸腹壁深部疼痛,在此同时或以后皮肤出现片块状红斑,很快在红斑上出现成群丘疹,并迅即变为水疱,疱内充满澄清浆液;疱疹沿肋间神经分布。1周左右水疱结痂脱落,神经痛随之消失,少数仍可有疱疹后神经痛。亦可发生于其他周围神经。治疗:对症、镇痛、服用多种维生素;局部防止杂菌感染,预后良好。

带状疱疹

俗称“蜘蛛疮”。病毒致病。皮肤先潮红,继为粟粒大小红色丘疹群,迅速变为水疱,常沿某一周围神经单侧分布,不超过体表正中线,神经痛为本病特征。老年人发生带状疱疹应到医院检查有无肿瘤等其他疾患。治疗应以止痛、消炎、局部保护和预防感染为主。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

本病为水痘病毒所致,人类感染水痘时,多数只产生不完全的免疫反应,病毒进入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沿神经上行,潜伏于脊髓后根或其相当的神经节中,在适当的条件下,病毒生长繁殖,使神经节发炎坏死,引起剧烈的疼痛,同时病毒沿神经移动到皮肤,产生按神经节段分布的水疱,此即俗称的缠腰龙。带状疱疹的严重程度与身体抵抗力有关,一般儿童症状较轻,而老年人则多较重,水疱常有血性内容,甚至坏死,愈后遗有瘢痕。剧烈的疼痛是老年人常有的症状,损害消退后仍疼痛不止,可持续数月之久。带状疱疹的发病与抵抗力有明显的关系,如糖尿病、恶性淋巴瘤的患者,常发生本病,且症状较重。带状疱疹发生后,一般获终生免疫,如反复出现带状疱疹,提示体内有严重疾病的存在,应进一步追查原因。聚肌胞等干扰素诱导剂及无环鸟苷对带状疱疹有较好的疗效;由于老年人症状较重,为了减轻神经节的炎症与破坏所造成的剧烈神经疼,有人主张早期投与足量的强的松,以预防和减轻后遗的持久而顽固的神经疼。针灸疗法对带状疱疹、特别是神经疼有较好的疗效。

☚ 老年瘙痒症   染发皮炎 ☛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是一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皮肤病。多见于青年。皮损沿周围神经走行分布。发病前局部感觉异常或刺痛,继而皮肤发红,起血疹或水疱,集簇成带状,大小不等。自觉痒痛。数日后水疱干涸,结痂而愈。临床上分为顿挫、大疱、出血及泛发等型。治疗可内服止痛剂、抗病毒药物、各种维生素及中药龙胆泻肝汤。外用炉甘石洗剂或中药雄冰散。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作带状分布的成群水疱,伴神经痛和局部淋巴结肿大,愈后极少复发。水痘疱疹病毒仅感染人而对动物不致病。原发感染临床上表现为水痘,感染后病毒可长期潜伏于体内,主要是脊髓神经节的神经原内,当宿主的免疫力减弱时即被激发活动,沿着周围神经转移到皮肤而引起带状疱疹。年老、体弱、外伤、感染、严重的全身疾病、严性肿瘤、放射治疗、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的应用,常为本病的诱因。
本病多见于青年人,发病前常先有轻度全身不适,低热、食欲不振,局部皮肤刺痛或感觉过敏,继即出现成簇的粟米至绿豆大的丘疹,很快成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周围有红晕。水疱少则一、二簇,多则十余簇,常沿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簇与簇间隔以正常皮肤。一般发生在身体一侧,不超过体表正中线,偶可两侧。最常见于胸部的肋间神经及面部的三叉神经所分布的区域,其次是颈、腹、腰及四肢,其他部位包括口腔、咽部亦可发生。水疱数日后呈混浊、吸收、干涸、结痂而痊愈。全病程约2~4周。可有痒感。神经痛为本病的特征之一,较轻,老年较重,甚至在损害消退后,仍遗留顽固性神经痛,持续数月之久。
由于机体免疫状态不同,本病可表现为不同类型:免疫功能较强者可仅有神经痛或仅出现丘疹而不形成水疱(顿挫型);免疫功能低下如年老,患恶性肿瘤或长期使用抗癌药物者可发大疱(大疱型)。病情发展可累及多根神经甚至泛发全身(泛发型)。带状疱疹若发于眼部,往往引起剧烈疼痛,可损害角膜和眼球各部,甚至引起全球炎,招致失明。若病毒直接从脊髓神经前后根向上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脑脊髓炎。
Ramsey-Hunt综合征是带状疱疹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由于膝状神经结发炎,影响第Ⅶ对脑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纤维而发生的面瘫、耳壳及外耳道疱疹,伴有耳和乳突的深部疼痛、以及内耳功能障碍如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听力障碍等。治疗后面瘫和听觉仍不易恢复。
组织病理与单纯疱疹和水痘不能区别,但其炎症反应较单纯疱疹重而较水痘轻。根据成群水疱单侧发生,沿周围神经作带状分布并有疼痛的特点,本病不难诊断。不典型的类型,须与肋间神经痛、急性阑尾炎及坐骨神经痛等鉴别。根据疱液接种家兔角膜不产生角膜炎以及病毒培养分离,免疫荧光检查,补体结合试验等,可与严重的单纯疱疹区别。
治疗原则是止痛,控制炎症,保护局部防止继发感染一般可给止痛剂,局部对症处理。此外,可酌情选用针刺疗法,以皮肤针轻叩损害外围,或循经取穴,每日1次,亦可采用耳针,在相应部位找痛点,间隙留捻20分钟,每日1次,均以5~7次为1疗程。音频电疗每日20~30分钟一次,剧痛者可每日2~3次,可较快止痛并缩短病程。维生素B12 100μg或维生素B1 100mg肌注,每日1次,5~7日为一疗程。垂体后叶素每日或隔日肌注1次,每次5~10个单位(孕妇、高血压或有心脏病者忌用)。重症病例可用抗病毒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如转移因子(TF)每周肌注1~2支,阿糖胞苷100~200mg,以后每日50~100mg,共3~5日。
局部治疗用炉甘石洗剂或1%龙胆紫溶液搽涂,眼部可用疱疹净等药水。如疱已破渗液多时应用湿敷。顽固疼痛可外用0.5~1%达克罗林霜或1%利朵卡因霜。严重的带状疱疹如血疱型,坏死型或发生于眼部者除选用以上方法外,早期应酌用强的松每日40~60mg,5~7日以控制炎症,亦可肌注丙种球蛋白,并加用抗生素以预防和控制继发感染。

☚ 单纯疱疹   卡波济水痘样疹 ☛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系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病毒)(见“水痘”条)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成簇疱疹,沿身体一侧的周围神经作带状分布。
带状疱疹多见于成人,50岁以上老年人占病人总数90%。本病无明显季节性,病前常无接触史。因患者体内潜伏的V-Z病毒复能繁殖而发病。易感小儿接触带状疱疹后可患水痘,但发生率较低; 易感成人接触带状疱疹后发生带状疱疹者更少,故带状疱疹患者对带状疱疹的传播一般无流行病学意义。
小儿患水痘后,获得一定免疫力。但初次感染V-Z病毒时,部分病毒可沿感觉神经纤维或感觉神经鞘内的雪旺细胞,向心传入至脊神经背根或三叉神经节的节细胞内,长期潜伏,当年老体弱、受凉、疲劳、创伤,患肿瘤、白血病、或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时人体免疫力降低,潜伏病毒可大量复能为活跃病毒,增生繁殖,使受累的神经节发生急性炎症,单核细胞浸润和灶性坏死。同时病毒可沿感觉神经离心传至相应皮肤区增生繁殖,形成带状疱疹。本病皮疹病理改变与水痘相同。病毒偶可从脊神经背根扩散至相应脊髓前角神经细胞和脊神经前根,损害神经组织,引起肌肉瘫痪。
带状疱疹在出疹前数日,受累皮肤常有瘙痒、感觉过敏、针刺痛或烧灼痛,部分患者可有轻度发热、乏力、局部淋巴结肿痛。2~4日后出现红色斑疹,数小时内转为丘疹、疱疹,成簇的水疱沿周围神经排列成带状,故名带状疱疹。皮疹多限于身体一侧,不超过躯干中线,偶有双侧分布者。5~10日后结痂,疼痛逐渐减轻、消失,2周脱痂,不留疤痕。带状疱疹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但以胸段肋间神经分布区为最多见,约占总病例的2/3;其次为三叉神经第一分支分布区,引起眼部带状疱疹;再次为颈段和腰段,最少见者为骶段的周围神经分布区。
眼带状疱疹患者在一侧头面部,从眼至头顶皮肤出现密集疱疹,伴结膜炎,角膜炎、巩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角膜溃疡可引起视力障碍或失明,继发细菌感染可致全眼球炎。有时并发第3、4、6对颅神经麻痹,可致眼外肌瘫痪和虹膜麻痹。
本病有二种轻重不同的特殊临床类型:
❶无疹性带状疱疹,仅有典型的节段性神经痛而无疱疹出现,临床诊断困难,须作血清补体结合试验确定诊断。
❷播散性带状疱疹,在带状疱疹出现后1~2周,全身皮肤相继出现播散性水痘样皮疹,有高热和毒血症症状,尚可并发肺炎、脑膜脑炎等内脏损害,病死率较高。
带状疱疹患者在出疹前后有神经痛,但皮疹消失后神经痛亦逐渐减轻、消失。部分患者尤其是60岁以上老年人,神经痛可持续存在数周乃至1年以上。
典型患者根据成簇疱疹,沿周围神经作带状分布,并伴神经痛,一般诊断不难。非典型患者则刮取其丘疹或疱疹基底组织涂片,用姬姆萨染色法,在光学显微镜下可查见多核巨细胞内的核内包涵体; 或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查见V-Z病毒抗原。必要时进行病毒分离和血清学试验。带状疱疹应与单纯疱疹、移植痘、接触性皮炎、水疱型湿疹等鉴别。
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疗法,预防继发细菌感染。勤换衣服,保护皮肤清洁。用40%疱疹净二甲基亚矾溶液湿敷,每日2次,可减轻疼痛,缩短病程。
本病预后一般良好,但恶性肿瘤患者接受细胞毒药物、代谢拮抗剂及放射治疗者患本病时易发生播散性带状疱疹,皮肤、内脏损害严重,病死率较高。

☚ 水痘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疱疹,成带状排列者。皮损沿周围神经走行分布。发病前局部感觉异常或刺痛,继而皮肤发红,起血疹或水疱,集簇成带状,大小不等。自觉痒痛。数日后水疱干涸,结痂而愈。分为顿挫、大疱、出血及泛发等型。该症多见于青年。可内服止痛剂、抗病毒药物、各种维生素及中药龙胆泻肝汤;外用炉甘石洗剂或中药雄冰散等。

☚ 不典型麻疹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

带状疱疹

herpes zoster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7: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