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帛画引魂升天图(2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帛画引魂升天图(2件) 帛画引魂升天图(2件)西汉。绢本设色。纵205厘米。上横92厘米,下横47.7厘米。湖南省博物馆藏。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此件帛画(又称“非衣”、 “铭旌”。)成“T”字形,覆盖在内棺的棺盖上,墓主人是西汉长沙国丞相第一代驮侯利苍妻子,葬于汉文帝四年(前176年)。帛画内容可分为天上、人间、地下三部分。横幅部分描绘了天界情景:右方生长着一株曲转如带的扶桑树,树枝间生出九个太阳,下面八个较小,上面一个很大,日中有一只金乌;与红日对称的左上角则有一弯新月,月芽之上载有玉兔和口吐云气的蟾蜍;日月之间是人首蛇身的女娲,上身着衣袍,身体的下部的红色蛇身环绕蟠屈,女娲的长发垂搭其上,她周围是七只或飞翔,或驻足长鸣的神鸟;日月之下是两条腾空的龙,左侧有翼的是传说中的应龙,一个女子乘着龙翼,双手攀月,有人认为是“嫦娥奔月”的情节,也有人认为是死者灵魂乘龙升天的内容;两龙之间悬一特钟,二个兽首人身的怪神各骑一只腾跃的异兽;钟的下面是天门,门阙上伏豹,两个人间官吏打扮的神拱手对坐,仿佛是在准备迎接将要升入天国的灵魂。人间、地下两部分绘在竖幅上。由两条穿璧长龙贯通,交错的龙身又将人间部分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在两豹托起的平台上,墓主人身着锦衣,拄杖缓行,身后立着三个女侍,前面有两个侍者捧案跪迎,他们头上罩着一个鸮鸟托起的华盖,它可能表现了墓主人死后的生活场面。下段从璧上悬一石磬,彩带分飘,彩带上分立两个人首鸟身的神怪;磬下桌案旁跪坐着七个人,案上摆着各种盛食物的器皿,地面上也摆着鼎、壶之类的食具,反映了死者家属为墓主人设宴送别或祭祀的场景。地下部分正中一赤裸身体的大力神,双手托着地面,他骑着长蛇,脚下踩着两条交绕的大鱼,周围还有神龟、鸱鸮、神怪等。帛画内容充满了瑰丽的神话色彩。图中人的行为举止比较安静、平和,笼罩在一片庄重、肃穆的气氛中;而诸神则充满动感,表现了旺盛的生命力,活动空间也比人世大得多,并且构成了人世间的框架。诸神形貌奇特,造型夸张,各种飞动的线条交织在一起,在鲜艳的色彩衬托下,与人间的活动形成了强烈对比。在布局中,作者充分运用了对称平衡的表现手法。神世的内容虽然丰富多彩,却并不给人以杂乱无章的感觉。世间人物取平面排列,注意神态描摹,老妇人的蹒跚步履、侍从们的恭敬表情都刻画的十分生动。此图以淡墨起稿,再平涂各色颜料,兼以局部渲染,然后再细勾墨线。整幅画面精致而华丽。1971年,在埋葬轪侯之子的马王堆3号汉墓中还出土了一件形式内容与此大致相仿的帛画,比1号墓帛画略大,长233厘米,上宽141厘米,下宽50厘米。也分天上、人间、地下三部分,可知这种“非衣”是有固定格式的。略有不同的是,3号墓帛画中扶桑树只生有一个太阳,没有“奔月”的内容,天空中画有星辰,人首蛇身的女性旁为一裸露上身的男子,墓主人戴冠佩剑,身着红袍,前有三人恭迎,后有六人随侍。而艺术水平略逊前者。 ☚ 帛画导引图 帛画车马仪仗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