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帖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帖子 帖子这里指名帖,又称名片。最早是削木写字,后改为纸制。古代官宦和士大夫之间往来用以通报姓名。 ☚ 侍生 票子 ☛ 帖子t‘iɛ213 tsl文柬、小柬一类的文书: 传帖、请帖、名帖、柬帖、军帖。杜甫 《新安吏》: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广韵》: “帖,券帖。” ![]() ![]() 帖子tiězi❶写有简短文字的纸片。 帖子tiězi〈名〉 在网站BBS(电子公告栏)上或聊天室里自由发表的文字。 帖子tiě·zi〈名〉在网站BBS(电子公告栏)上或聊天室里自由发表的文字。 帖子tiězi〈名〉在网站BBS(电子公告栏)上或聊天室里自由发表的文字。 帖子tiě·zī❶请帖:他既是官宦小姐,自然骄傲些,就下个~请他何妨。(十七—十八·377)今儿来的这么齐,到像下~请了来的。(四五·1025) 帖子tiě·zī启事;招帖:这不是你们府上的~?写明送玉的给银一万两。(九五·1228)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下) > 雜俗部 > 其他 > 帖子 帖子 tiězi 省稱“帖”,亦作“貼子”。宋代宫廷大内節時命翰林撰詞,貼於宫禁門壁,故稱。其詞多爲七言絶句,以粉飾太平及規諫爲主。宋·歐陽修有《端午帖子詞》、《春帖子詞》。《宋名臣言行録·歐陽修》:“[仁宗]讀而愛之,問左右,曰:‘歐陽修之辭也。’乃悉取宫中諸帖閲之。見篇篇有意,嘆曰:‘舉筆不忘規諫,真侍從之臣也。’”宋·司馬光集中亦多有此類文詞。清初猶有此例。明·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作“貼子”。參閲清·趙翼《陔餘叢考·帖子詞》。 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函札部 > 柬帖 > 帖子3 帖子3 tiězi 亦稱“帖兒”。指名帖、請柬等。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卷一:“及壽節日,則宰臣預命直省官具帖子,請學士待制赴尚書省錫宴齋筵。”金·董解元《西厢記諸宫調》卷一:“寫個帖兒倩人寄,寫得不成倫理。”《儒林外史》第一回:“辭了危素,回到衙門,差翟買辦持個侍生帖子到吳縣衙門去,差役趕出你衆光頭。”《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這個小娘子從秦太師府三通判位下來,有兩個月,不知放了多少帖子……只是高來不成,低來不就。” 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簿契部 > 契憑 > 帖子2 帖子2 tiězi 票券之一種。多用於質當或過付財物。《南史·蕭坦之傳》:“檢家赤貧,唯有質錢帖子數百。”《金史·百官志三》:“出帖子時,寫質物人姓名,物之名色、金銀等分兩及所典年月日錢貫,下架年月之類。”《紅樓夢》第十四回:“鳳姐命他們要了帖子,念過聽了,一共四件。” 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函札部 > 柬帖 > 名片 > 帖子1 帖子1 tiězi 即名帖。 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章牘版籍部 > 章牘 > 帖子1 帖子1 tiězi 即招帖、佈告。其稱多用於宋元明清諸朝民間。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一折:“王秀才,四隅頭與我出出帖子去,道劉弘員外放贖不要利,再不聞解典庫了也。”《水滸傳》第六十三回:“收得梁山泊没頭帖子數十張,不敢隱瞞,只得呈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回:“前幾個月,就貼了一張招租的帖子。” 告示 告示示 榜文 文榜 帖子 贴子 诰谕 ☚ 文告 表文 ☛ 帖子 帖子帖(回~;诗~;便~;说~;诗~子) 贴(贴子) 另见:纸片 姓名 送上 ☚ 帖子 名片 ☛ 帖子/名片 ☚ 艰涩 帖子 ☛ 帖子即“帖”。《长编》卷278戊申:“中书检正官所行帖子下诸处,并先禀执政。”《庆元条法》卷16《帖》:“州下属县不行符者,皆用此式,馀上司于所辖应行者,准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