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希拉性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希拉性病

希拉性病

本病为希拉偏盛及其功能紊乱所引起的疾病总称。当希拉偏盛而功能紊乱时,人体三根之相对平衡遭到破坏,或火元属性成分增多,水元属性成分相对损耗,势将灼伤正精,成为诱发诸般热症之内因。所以说,一切热症之病源均为希拉。希拉遇到与其锐、热、腻等主要特性相适应之外界因素,则易偏盛。如季节、饮食、起居及意外等因素。如:夏令过于炎热,冬季微寒甚至转暖等气候反常,必然导致大自然及人体内的水和土元属性成分损耗,故使希拉相对偏盛。饮食方面过用咸、辛、酸味及油性、锐性之品,则亦易使希拉偏盛。如酒类、辣椒、酱、醋、大蒜及经年陈肉、陈油等不易消化之食物,红糖及焦糊之食品等。生活起居方面,如平素安逸少劳,或在高温及烈日下强力劳动,从悬崖陡壁跌落,或被倒塌物压伤以及落马等,伤及身体之要害部位,以及意外因素,如暴怒等偶然的精神因素,促使希拉特性增盛或中青年和希拉型体质者,均易患希拉性疾病。希拉病在本质上虽属热症,但根据患者之体质特性,体力、年龄、生活习惯和发病季节、发病部位等的不同,表现症状和病情变化亦有所不同,在临床上,希拉病发病急骤,发作猝暴,痛势较剧,但对治疗奏效较速,为该症的一种特征。把希拉性疾病按发病部位区分时,有散于皮肤、展于肌肉、窜于脉道、渗于骨胳,降于五脏,坠于六腑,浸于五官等,而其主要者乃易发于血、肝、胆、胃、小肠、头、目等部位,从病种上区分则有:赫依性扩散之希拉,巴达干性扩散之希拉,血性扩散之希拉,目黄症希拉,体黑症希拉等症。概括而言,血与希拉合并相搏者,谓之热性希拉病: 与不消症、巴达干、赫依合并相搏者,谓之寒性希拉病。
由希拉偏盛所引起的诸病症总的症状:口苦,烧心,头痛,体温增高,发烧,局部固定性刺痛或作痛,颜面,眼白及全身皮肤微黄,腹部膨大,吐泻胆汁,脊椎第二节等处之希拉主穴有压痛。在食物消化时及中午与夜半(中午及午夜之10~2时左右)出现病痛加剧现象。
热性希拉病 出现发烧,口渴、双眼、腮颊及耳后,进而全身以及指甲均发黄,皮肤作痒等症状。颜面油光,汗有臭味,夜不得眠而昼则嗜睡,咳痰黄色而有咸味,舌苔灰黄而厚,脉象数,洪而细紧。尿色黄,气味蒸气大而有小泡沫,很快散失。
治疗一般在饮食、起居、药物等方面,施以凉性疗法,以退希拉之热邪,并用攻泻剂及放血疗法等随症施治。可投六雄汤,柿子六味散,苦参六味汤,查干榜𠯫十三味散,槟榔四味散,胡连十六味散,无敌宝丸等攻泻剂。为了清除热邪余毒,可选用下述攻泻剂:清希拉缓泻剂(钩线大戟、硼砂、木鳖子各等分),引用大黄,地丁汤送服; 藜格丹十三味散,引用大黄三味汤送服。外治可针对病情,可取金柱脉、银柱脉及肝胆合脉微量放血,并辅以冷罨。
寒性希拉病 出现胃火衰退,腹胀,泛酸、嗳逆、神容憔悴(肤色变青或黑),不耐寒等症状。治疗应在调胃火,清希拉热邪之前提下,根据并发症之具体情况,采取收敛,攻泻,灸疗等对症治则。药物可用地丁五味汤加荜拨内服;亦可投光明盐四味汤加地丁四味汤内服。亦可投黑冰片十味散,黑冰片十四味散等方。外治可选用针刺、火灸等疗法并辅以热罨疗法。
饮食一般需忌过咸、酸、辛味及锐、油腻、热性之食物,需用轻、凉性饮食,如大米,白面,黄羊肉,山羊肉,牛肉等新鲜肉,可多饮用牛及山羊新乳,奶油,奶酪,酸奶及开水等,居室宜凉爽,温度适宜,使安静休养。不宜恼怒,避离烈日与火焰,免作剧烈劳动。

☚ 赫依性麻木   血性扩散希拉病 ☛
0002174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8: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