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希尔维厄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希尔维厄斯

希尔维厄斯

希尔维厄斯(Sylvius,J. 1478~1555),法国解剖学家。原名杰克·杜波瓦(Jacques Dubois),出身于一个赤贫的织布工家庭,生于法国亚眠(Amiens)附近的卢威尔镇,因此他取得了一个雅各布·希尔维厄斯·亚姆边纳斯(Yacob sylvuis Ambianus)的拉丁文别名。希尔维厄斯早年在巴黎附近的图尔纳学院就读,擅长拉丁文,希伯来文和数学。但因贫穷不能继续攻读,后来,在巴黎讲授解剖学。他的解剖学震动了当时法国医学界。希尔维厄斯随后又去蒙彼里埃做人体解剖,并在1531年获医学士学位。最后回到巴黎,在特里古尔学院讲课,并继续做人体解剖示范。若干年以后,在他的指导下,培养了许多杰出的解剖学者,如维萨里、塞尔维特都是他的学生。他仿效盖仑的教学法,重视对实物的接触。与此同时,他开始把盖仑以号码命名的肌肉,给以解剖部位命名,并把盖仑的许多晦涩难解的段落和名称模糊的组织,加以解释和澄清。希尔维厄斯对解剖学有很大的贡献,首次描述了下腔静脉瓣,胎儿心内膜半月形皱襞,又介绍了血管注射法。迄今以希尔维厄斯命名的解剖名词有:希氏沟、希氏中脑动脉、希氏大脑导水管、希氏第五脑室、希氏蹠方肌等。
希尔维厄斯在其它科学领域也有建树,他曾编纂了专门为青年妇女使用的法文语法,为了提高人们的药物学知识,曾建立了一个植物标本室,在希尔维厄斯老年时,被任命为巴黎皇家学院医学教授,直至终年。死后葬于学者公墓。

☚ 达·芬奇   伏拉卡斯托罗 ☛

希尔维厄斯

希尔维厄斯

希尔维厄斯(Sylvius, F.又名Franz de la Boë 1614~1672)十七世纪荷兰化学家、生理学家和临床医师,化学医学派极盛时期的代表人物。希尔维厄斯生于德国的哈瑙(Hanau),先后在色当(Sedan)、莱顿、巴黎、巴塞尔等地学习,1637年毕业于巴塞尔大学,后在哈瑙和阿姆斯特丹行医,1658年回莱顿大学任医学教授。希尔维厄斯在莱顿大学首先建立化学实验室,并开设临床医学讲座,各地学者慕名来学,威廉斯、格拉夫、斯坦诺、司文模登等均出自他门下。
希尔维厄斯曾从事盐类研究,他发现盐类是酸和碱的化合物,从中悟得了化学亲和力的概念。希尔维厄斯企图用化学原理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他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完全服从于发酵(fermentation)过程,但是,希尔维厄斯的观点与范·海尔蒙特的唯灵论见解完全不同,他把生理的发酵视作化学过程,类似将酸倾注于白垩时所发生的沸腾现象。因此,希尔维厄斯所指的发酵,乃是指机体内的一切化学活动,包括人体消化、呼吸以及新陈代谢等一系列功能。希尔维厄斯对唾液腺、胰腺及胆囊也作过研究,令人惊奇的是他完全忽略了胃液。他认为唾液、胰液是酸性的,胆汁是碱性的,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分泌液相合即引起发酵。希尔维厄斯发展了盖仑的液体病理学说,认为酸性与碱性在血中适度的混合,是人体健康的基本条件。当体内某种腺体分泌过多、不足或变性,以及运动的迟速、粘稠度的变化等等,导致酸、碱平衡失调,使体内的化学过程发生紊乱。他将血中酸性或碱性过度的有害物质称之为“acrimonia”(此词相当德语的schárfe,意为苛烈性液体)。希尔维厄斯把病因分为机能障碍性疾病外,又把病因分为酸性acrimonia与碱性acrimonia两大类。在治疗上提出“相反疗法”或“以异攻异”的原则,即损其余而补不足。
希尔维厄斯与笛卡尔一致,认为生命活动是由“动物精气”(spiritus animalis)所支配,“动物精气”并非超物质的东西,而是类似淋巴状的神经液,系血液在脑中经发酵形成。“动物精气”在脑中营养神经,通过管状神经循环全身,司感觉与运动。希尔维厄斯是哈维血液循环说的热情支持者,他积极从事解剖生理学的研究,例如在神经解剖学上,至今将大脑外侧窝、大脑外侧裂、大脑导水管以他的名字命名〔十六世纪雅谷布·希尔维厄斯(JacobusSylvius 1478~1555)也曾研究过上述大脑解剖,迄今以Sylvius命名的解剖名称,系概指两位希尔维厄斯〕。
希尔维厄斯著有《医学辩论集》(Disputationes Medica1663)、《人类医学新观念》(Praxeos Medicae Idea Nova1671)等书。

☚ 柯切尔   博内特 ☛
0001390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7: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