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宋词《沁园春》 - 刘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宋词《沁园春》 - 刘过

诗词鉴赏《沁园春·刘过》

寄稼轩承旨,时承旨招,不赴。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 白云天竺飞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①沁园春,词牌名。 ②渡江,从杭州渡过钱塘江到绍兴。 ③香山居士,白居易。林和靖,林逋。坡仙,苏轼。驾勒吾回,强拉我回去。 ④西湖正如西子,见苏轼《湖上初雨》。照台,镜台。 ⑤“天竺飞来”六句,白居易在杭州时非常欣赏灵隐、天竺(寺)一带风景。 ⑥暗香浮动,出自林逋《山园小梅》:“暗香浮动月黄昏。” ⑦徘徊,流连。

此词体制与题材均奇特,才气横溢,如同散文一般,没有受格律的束缚。

开篇“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把樊哙放到一个大气的环境里,可与刘邦的《大风歌》相比。然而没有尽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被白居易、林逋、苏轼三位“驾勒吾回”,游起水软风轻的西湖来。东西二涧,南北高峰,里外二湖,孤山访梅,欲放而抑。此人打破现实生活中的时空界限,让时代不同但都与杭州有密切关系的先贤起死回生,共同演绎一场挽留词人、不放他离杭的喜剧;同时又匠心独运,隐括他们诗中描绘杭州景物的佳句,编排了一番相互争斗。首先应游杭州何处的精彩对白如此鲜活生动、风趣盎然的谲幻情节,有词以来实不多见。“辞虽旷达(悠闲)情实郁抑”,能像苏轼“持杯月下花前醉,休问荣枯事”吗?看来月下花前,不能慰藉刘过。

刘过一生力主恢复北土,并一直积极实践。1164年“隆兴和议”之后,南宋士大夫“讳言恢复”,文恬武嬉醉生梦死得过且过,到刘过作此词的嘉泰三年(1203),已经“太平”了四十年。刘改之借三位古人的名作描绘渲染“暖风熏得游人醉”的西湖,与樊哙“斗酒彘肩”风雨渡江的浓墨大笔粗线条形成鲜明对比。关西大汉执铁板的高唱:“岂不快哉!”压倒了风雨,对淡妆浓抹的西子、峥嵘图画的楼观和暗香疏影的梅花来说,不啻振聋发聩的晴天霹雳。临安快要化为鬼域和阴曹地府了!“风雨渡江”显然是刘过旦夕向往的“北伐”的象征。

这是刘过直接写给辛弃疾的第一首词,辛弃疾非常喜欢。全篇构思极新颖奇妙,词人对辛弃疾这元老重臣的首次邀约,既表示盛情难却,又婉言暂不能至,措辞不卑不亢,态度不即不离,处理方式极为得体。

●沁园春,参见第401页相关介绍。

●刘过的行辈比辛弃疾晚,地位也相差悬殊。但他照样不拘礼数地同这位元老重臣、词坛泰斗呼名道姓,开些玩笑。洋溢于词中的豪情逸气、雅韵骚心是同他的“天下奇男子”的气质分不开的。俞文豹《吹剑录》云:“此词虽粗而局段高,固可睨视稼轩。视林、白之清致,则东坡所谓淡妆浓抹已不足道。稼轩富贵,焉能凂我哉。”这首词的体制和题材都富有创造性,它大起大落,纵横捭阖,完全解除了格律的拘束,因而显得意象峥嵘,运意恣肆,虽略失之于粗犷,仍不失为一首匠心独运的好词。当然像这样调侃古人、纵心玩世的作品,在当时的词坛上的确是罕见的。难怪岳飞的孙子岳珂以“白日见鬼”相讥谑。

●斗酒彘肩。出自《史记·项羽本记》,写樊哙在鸿门宴上瞋目视项王,饮斗卮酒,啖生彘(猪)肩事。原文如下:

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刘过《沁园春》中“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句,提到三位与杭州有关的名人:白居易、林逋、苏轼,并化用了他们的著名诗词,其中“暗香浮动”是历代咏梅词中最著名的诗句之一。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古往今来,有不少诗人都咏过梅花,在大量的咏梅作品中,最为历代读者称道赞赏的,就是林逋的这首《山园小梅》。

诗的开头,先写梅花的品质不同凡花,百花飘零凋谢,独有梅花却茂盛妍丽地开放。小园中只有她占尽美好的风光。歌颂梅花的傲雪耐寒,寄托诗人在逆境中坚贞不移的品格,这在古典诗词中虽然不算是创见,但是把梅花写得这样美,却是罕有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一联,历来被读者誉为咏梅的绝唱,完美地表现出梅花的淡雅和娴静。疏疏落落的梅枝,纵横交错,映在清浅明澈的池塘中。作者不是直接写梅的姿态,而是着重写水中的梅影,所以更显她的摇曳多姿。下句写梅花的香气。黄昏的淡月下,飘散着缕缕幽香,很雅致,很有韵趣。三联是说“霜禽”“粉蝶”对梅花的态度,从侧面加强前面一联描绘出来的梅花的美。霜禽想要在梅枝上停息,必须先偷眼看看。这里写出了霜禽对梅花不敢随随便便,而是既爱且敬。粉蝶如果知道有梅花,也一定是对她无限深情。这样,梅花的美又从其他动物如何对待她的态度中表现出来了。尾联是说可以亲近梅花的,幸喜还有低吟诗句那样的清雅;而不须要酒宴歌舞这样的豪华。这样,诗中的梅花形象,就带有作者本人的浓厚的感情色彩。

看来刘过引此诗也是有用心的。西湖本就是天下美景,南宋后文人骚客以为意象更是不胜枚数。西湖风景意象最大特点,就是以艺术的、人性化的风景为主流或主导特征,代表了西湖风景的精华和最佳吸引物。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宋词《沁园春》 - 刘过 - 中华宋词鉴赏 - 可可诗词网

宋词《沁园春》 - 刘过

诗词鉴赏《沁园春·刘过》御阅还上郭殿帅

御阅还上郭殿帅

玉带猩袍,遥望翠华,马去似龙。拥貂蝉争出,千官鳞集,貔貅不断,万骑云从。细柳营开,团花袍窄,人指汾阳郭令公。山西将,算韬钤有种,五世元戎。 旌旗蔽满寒空。鱼阵整、从容虎帐中。想刀明似雪,纵横脱鞘,箭飞如雨,霹雳鸣弓。威撼边城,气吞胡虏,惨淡尘沙吹北风。中兴事,看君王神武,驾驭英雄。

①沁园春,词牌名。 ②貂蝉,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这里泛指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的女子。 ③貔貅(píxiū),一种瑞兽,和龙、麒麟皆不存在于现世间。在传说中曾经帮助皇帝打败蚩尤。 ④韬钤(qián),古代兵书《六韬》《玉钤篇》的并称。后因以泛指兵书以及用兵谋略。 ⑤元戎,主将,统帅。 ⑥鱼阵,指规模较大的鱼群,这里指气势非凡。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下:“船冲鱼阵,不施罟网。”⑦鞘,刀剑套。

这是一首势如山河,令人读来荡气回肠的爱国之作。作者一生报国志向不渝,但生途失意。宁宗初皇上锐意北伐,曾大阅禁旅,以郭杲为殿帅,也是作者梦寐以求的一幕。

“玉带猩袍,遥望翠华,马去似龙。拥貂蝉争出,千官鳞集,貔貅不断,万骑云从”作者从刻画主人公的外貌形象入手,笔落惊魂,传神到位,主人公御阅将士,沙场点兵的逼真景象浑然而出。人山人海、气壮山河,美女争相追随,官员鳞次栉比云集一起,这都是在强化人们瞩目与企盼的英雄人物能力挽狂澜、收复河山。“细柳营开,团花袍窄,人指汾阳郭令公”此句作者精练地描绘英雄人物、统帅的形象,“细柳”“团花”典型的外貌特征,汾阳郭令公的威武形象跃然纸上。“山西将,算韬钤有种,五世元戎”是作者对英雄的高度评价,才华英武、世代功高、忠良世家,作者同时也在表达自己对收复河山的美好渴望。

下片作者描绘英雄出场之恢宏气势:“旌旗蔽满寒空。鱼阵整、从容虎帐中。”这也是作者梦寐以求的报国愿望。军容严整,气势如虹,指点江山,稳坐帐中,这是多么英武的帅才形象。“想刀明似雪,纵横脱鞘,箭飞如雨,霹雳鸣弓。威撼边城,气吞胡虏,惨淡尘沙吹北风”这几句作者进而生动传神地刻画战场的厮杀和夺人魂魄的交火景象,刀枪剑戟、箭飞弓响。作者所极尽想像的描绘,表达着自我的强烈爱国心,他在急切地盼望杀尽胡虏,雪恨报仇。最后一句“中兴事,看君王神武,驾驭英雄”作者将一腔的期许愿望寄托于国家复仇的大业之上,瞻望国事兴旺,英雄强国的未来。

《沁园春》以“北风”为意象,“惨淡尘沙吹北风”,营造黄沙飞扬、北风料峭的氛围,也透露作者的凄清冷寂和伤感。但在这里,更多的是豪迈、慷慨之壮。蕴含着壮士荆轲心系国家,身赴险境,义无反顾,踏歌而唱的气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充溢着豪迈、慷慨的气势,满含着对国运的关忧和报国的热望。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少怀志节,读书论兵,好言古今治乱盛衰之变。曾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恢复大计,谓中原可一战而取”。为韩侂胄客,不识胄之败事,实力远不及辛弃疾。又屡试不第,漫游江、浙等地,依人作客,与陆游、陈亮、辛弃疾等交游,后布衣终身,去世于昆山。著有《龙洲集》《龙洲词》。

代表词作:《沁园春·玉带猩袍》《沁园春·斗酒彘肩》《水调歌头·弓箭出榆塞》《念奴娇·知音者少》《唐多令·芦叶满汀洲》等。

●沁园春,参见第401页相关介绍。

●刘过工词。他的词作师法辛弃疾,曾为辛弃疾座上客,常以词唱和。与陈亮并称“二龙”(龙川、龙洲)。他是地道的辛派,豪放是他的当行本色,冲淡了宋词里面的脂粉、油腻气。其词内容多感慨国事,充满了收复失地、统一山河的慷慨之气,在豪放派中卓然独立为家。悲壮激越、粗豪狂肆只是龙洲词的一个方面。他也有含蓄蕴藉之笔,俊逸纤秀之作。也工诗。多悲壮之调,亦有清秀之作。

●传说貔貅是龙生九子的第九子,能腾云驾雾,降雨开晴。相传有辟邪挡煞,镇宅之威力。貔貅,胜父千倍,长大嘴,貌似金蟾,披鳞,甲形如麒麟,取而兽之优,有嘴无屁股,吞万物而不泻,可招八方财,可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传貔貅因为触犯天条,玉皇大帝罚他只许吃不许拉。所以貔貅是以财为食的,纳食四方之财,肚子是个聚财囊,同时催官运。

慷慨国事,渴望收复失地、统一山河的豪放情怀贯穿了刘过词,下面这首也不例外。

沁园春

张路分秋阅作

刘过

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见秋原如掌,枪刀突出;星驰铁骑,阵势纵横。人在油幢,戎韬总制,羽扇从容裘带轻。君知否?是山西将种,曾系诗盟。 龙蛇纸上飞腾。看落笔、四筵风雨惊。便尘沙出塞,封侯万里,印金如斗,未惬平生。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归来晚,听随车鼓吹,已带边声。

宁宗初锐意北伐,曾大阅禁旅,以郭杲为殿帅。此词似描写另一次“沙场秋点兵”,记录抒发了“开禧北伐”前夕欢欣鼓舞、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激动心情。

此词从发动总攻击号令下达的前一个瞬间落笔写起,情绪紧张,扣人心弦,精妙生动。作者写道:只听号令寒角,铁骑突出,刀枪鸣响,阵势恢宏,遮蔽平原,豪情包容海天,非同凡响。这是作者主战渴望的绝佳气势。随后用细节刻画统帅形象:油幢是大帐,羽扇飘摇犹如孔明,运筹帷幄,策略高明。接着又写统帅的诗才,他落笔龙蛇飞舞惊筵,这是写郭杲、韩侂胄,也高歌了辛弃疾的爱国豪情。结尾作者写演习归途,车鼓传神,杀气腾腾,似乎战局已是高潮迭起,令人时时心旌震颤、两股颤颤。这也充分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和真挚的爱国豪情相容相生,绵长不绝。

中兴事,看君王神武,驾驭英雄。

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1: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