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布雷顿森林会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布雷顿森林会议BrettonWoodsConference

正式名称“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1944年7月1日至22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包括中、美、英、法、苏等44个筹建联合国的国家代表和丹麦以及一些国际组织的代表共73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讨论如何改变国际货币金融关系的混乱局面,制定战后国际货币金融合作计划,重建国际货币体系。会议通过《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及《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确定成员国货币对国外币值用一定数量的黄金或美元表示,美国向成员国政府和中央银行承担以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义务。由此形成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也称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于1945年12月成立。

布雷顿森林会议Bretton WoodsConference

1944年在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的由28国参加的会议。会议旨在建立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

布雷顿森林会议

布雷顿森林会议buleidun senlinhuiyi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为讨论制定战后国际货币金融合作计划而召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美、英、苏、中、法等44国代表参加。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条款》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条款》两个附件。这两项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条款》规定了用黄金确定各国货币价值的固定比率的原则。即各国必须确认美国于1934年1月规定的1美元含金量为0.888671克,35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的价格;并将此官价作为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非经美国政府同意不得改变,各国货币对美元汇率也不得随意更改。美国则承担各国政府或其中央银行按官价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至此,美元已取得等同于黄金的特殊地位,成为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布雷顿森林会议是世界经济领域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美国凭借其政治、经济上的优势,迫使与会国接受其方案,从而确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国是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参加国,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创始国之一。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该两机构中的合法席位先后恢复,并在确认《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同时,为实现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 世界银行   能源危机 ☛

布雷顿森林会议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及其附件《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决定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会议

布雷顿森林会议

亦称“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1944年7月1日至22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一次商讨战后国际货币金融问题的会议。美、英、苏、中等44个国家的代表(丹麦驻美公使以个人身份)参加。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这两项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根据此次会议的协定,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并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确立了战后美国在国际货币金融领域中的支配地位。

☚ 布罗肯希尔财团   布雷顿森林体系 ☛

布雷顿森林会议

布雷顿森林会议

1944年7月,美、英、苏、中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了最后议定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总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根据协定建立起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又称为美元—黄金本位制。主要内容是: (1) 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员国必须确认美国在1934年规定的每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官价,并协助美国政府维持黄金官价。美国政府承担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按黄金官价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 (2) 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建立固定比价,美国政府规定美元含金量为0.888671克黄金,其他各国政府也应依此规定本国货币含金量及与美元的汇率,如果货币含金量的变动超过10%,就必须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批准。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平价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世界银行协定规定,参加国必须是基金组织的会员国,其主要任务是担保和参加私人银行对会员国的长期贷款,由于从私人筹措的资金主要来自于美国,因此世界银行成为美国资本输出的重要工具。

☚ 可接受的人   世界人权大会 ☛

布雷顿森林会议Bretton Woods Conference

正式名称为“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会议是1944年7月1~22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故称。美、英、法、中、苏等44个国家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此次会议的目的是讨论和制订战后国际货币金融合作计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英等国的经济专家在为实现“世界性自由贸易与支付制度”的目标,“致力于战后国际经济体系的重建,避免货币汇价动荡、混乱”的口号下,着手拟定建立战后国际货币制度的方案。经过多次酝酿,美、英两国于1943年4月分别在华盛顿、伦敦正式发表二战后稳定国际货币计划。美国提出了怀特计划。英国也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提出了凯恩斯计划。英、美两个经济大国都想争夺二战后世界货币金融体系的霸主地位。经过长期的争论和讨价还价,美、英双方终于达成妥协。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制定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即布雷顿森林协定,并在协定基础上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1945年12月27日协议正式签字,并正式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这两机构自1947年起成为联合国常设专门机构。布雷顿森林会议是世界经济领域里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美国凭借其政治经济的优势和实力,迫使与会国接受了它的方案,从而确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参见“怀特计划”、“凯恩斯计划”条。

布雷顿森林会议Bretton Woods Conference

亦称“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有中、法、苏、英、美等44个国家代表参加。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后两项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根据前一协定规定,35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各会员国货币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美元可代替黄金作为国际储备,从而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73年2月,固定汇率制崩溃。根据后一协定规定,美国在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中拥有的投票数最多,取得了在国际金融中的支配地位。

布雷顿森林会议

即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参与筹建联合国的中、苏、美、英、法等44国代表。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协议》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这两个协定总称为《布雷顿森林协议》。1945年12月27日,参加过会议的44国中有29国代表在协定上签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正式成立。苏联虽然参加了布雷顿森林会议,却未在协定上签字,所以不是这两个组织的成员国。

布雷顿森林会议

布雷顿森林会议也叫“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参加会议的有美、苏、中、英、法等44个国家。会上通过由美国提出的设立 “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的提案,并签订了一个关于确定世界金融关系的基础协议,从而确立了用黄金确定货币价值的固定比率的原则,即关于以美元为基础的兑换规定。

布雷顿森林会议

布雷顿森林会议

1944年7月1~22日,参加筹建联合国的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为讨论和制订战后国际货币金融合作计划而召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两国政府为了本国的利益,就开始谋划战后国际经济合作计划。最先提出的是战后货币计划,积极倡导战后多边的国际货币合作。美国经过两次世界大战, 已跃居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因而不再奉行传统的孤立主义政策。当时,许多国家实行贸易管制,汇价极不稳定,阻碍了美国称霸世界的计划。美国想通过建立多边的经济合作,迫使各国放弃外汇管制以及歧视性的双边措施,接受美国建立稳定汇率制的政策,以确立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统治地位。英国长期处于世界经济领导地位,为了保住这一地位,它不仅需要通过扩大国际贸易和国际合作来维持其经济繁荣,而且需要大量筹措资金来复兴战后经济,所以也提倡多边经济合作。经过多次酝酿,美、英两国于1943年4月分别在华盛顿、伦敦正式发表战后稳定国际货币计划。美国提出一个“联合国外汇稳定基金方案”,因起草人是美国财政部负责国际金融事务的官员H.D.怀特,因此称为“怀特计划”。英国也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提出了一个“国际清算同盟计划”。因起草人为英国的经济学家、财政部顾问J·M·凯恩斯,故称“凯恩斯计划”。英、美两个经济大国都想争夺战后世界货币金融体系的霸主地位,因此,虽然这两个计划的主要目标都是要稳定战后各国货币汇价,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但在如何实现这个目标的原则和方法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例如黄金问题。美国当时持有世界黄金总量的4/5,占据绝对优势,因此“怀特计划”便强调黄金的地位和作用;“凯恩斯计划”则主张有限度地利用黄金。又如确定一国参加标准问题。由于英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居优势地位,它便主张以贸易额为标准;而“怀特计划”则主张以一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国民收入以及国际收支差额变动的大小等指标为准。美英两国经过了长期的争论和讨价还价,终于达成了妥协。双方在1944年4月拟定了“专家关于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的联合声明”。英国由于经济军事实力不及美国,只好让步,因此,这一宣言基本上反映了美国“怀特计划”的主要观点。在美英双方协议的基础上,在布雷顿森林召开了有44国参加的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制定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即所谓“布雷顿森林协定”,并且在协定的基础上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建立会员国货币平价和确定固定汇率制,亦即确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原则。所谓美元与黄金挂钩,就是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国,必须确认美国政府在1934年规定的35美元一盎司的黄金官价,并把这一官价作为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美国政府承担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按这一黄金官价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各国政府必须协助美国维持黄金的官价水平。当黄金官价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受到冲击时,各国政府要协同美国政府进行干预。所谓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就是各会员国的货币必须与美元保持固定比价。美国政府根据35美元一盎司黄金的官价,规定1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纯金,各会员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按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与美元确定固定比价,或者直接规定与美元的固定比价。这一比价一经确定,便不得轻易改变。如果货币含金量的变动超过10%,必须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批准。各国政府之间在进行即期外汇买卖和黄金交易时,汇价和金价的变动幅度不得超过法定汇价和黄金官价的上下各1%的范围。各国政府有义务干预金融市场的外汇行市和黄金价格,以保持汇价和金价的稳定。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双挂钩”原则,使美元等同于黄金,充当了黄金的代表或等价物。各国货币不能直接兑换黄金,而只能通过美元间接地与黄金挂钩,这就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制度中的中心地位,美元便成了主要的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
1945年12月27日,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的44国中的29国代表,参加了在美国国务院举行的《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字仪式,正式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两机构自1947年起成为联合国的常设专门机构。
布雷顿森林会议是世界经济领域里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美国凭借其政治、经济上的优势和实力,迫使与会国接受了它的方案,从而确立了第2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这一体系曾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以及整个世界的经济复兴起过重要的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条款》、《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条款》与《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构成了国际经济旧秩序的三大支柱。

☚ 牙买加协定   普通提款权 ☛
布雷顿森林会议

布雷顿森林会议Bretton Woods Conference

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1944年7月1日至22日联合国44个成员国参加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故称。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建立战后新的国际货币制度,实行固定汇率制,稳定汇率。会议以美国的怀特(H·D·White)计划为基础,制定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并在协定的基础上确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货币体系。
〔参〕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 怀特计划   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 ☛
布雷顿森林会议

布雷顿森林会议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一次有44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简称“布雷顿森林会议” 。会上讨论了美国经济学家怀特(H·D·White)提出的“联合国外汇稳定基金计划”和“联合国复兴开发银行计划”。最后通过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根据这两个协定,于1945年12月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又称世界银行),从而奠定了用黄金确定各国货币之间的固定比价原则,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 东京金融市场   电汇 ☛

布雷顿森林会议

Bretton Woods Conference(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

布雷顿森林会议

亦称“联合国货币与金融会议”。1944年7月1—22日美、英、苏、法等44国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Bretton Woods)举行。会议通过《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决定35美元等于1盎斯黄金,各会员国货币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从而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中股份最多。出席会议的海地、新西兰、苏联、利比里亚4国代表未参加签字。该会议和由此成立的两大金融组织“国际货币基金”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亦称“世界银行”),大大提高了美国的地位,为美国全球经济扩张创造了有利条件。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0:4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