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布局经济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布局经济学

又称“区位经济学”、“空间经济学”。以生产要素分布的社会经济关系及其布局的客观规律为研究对象,揭示影响制约社会生产力地域空间组织的客观因素与规律、经济布局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生产力布局和地区经济结构所反映的生产关系矛盾,以及为此寻求各种经济杠杆或改革措施。内容包括生产力布局的微观经济分析、中观经济分析和宏观经济分析。

布局经济学

布局经济学

研究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分布和合理布局的科学,也称区位经济学或空间经济学。布局经济学初期以研究工业区位问题为主要内容,后进一步发展到研究贸易区位、城市区位等,并从纯理论的讨论发展到对区域规划和对策的研究,形成了成本学派、市场学派、成本—市场学派、行为学派和社会学派等不同理论观点。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生产力布局的各种成本因素,生产企业遗址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和信息要素,工业区位与规模经济,经济政策的效应和生产力布局的发展趋势、区域经济的规模、布局、发展趋势,资本与劳动比率的地区性差异,资源配置的条件,不同区域的贸易和经济利益,资本供求与新工业区域的形成关系,地域性生产力布局与劳动力供给,地区资本形成与劳动力增长速度的平衡关系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一研究领域里较有影响的著作有: 摩尔和罗斯德的《区域经济政策和制造业厂商向发展地区的移动》、海的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区位》、格林伍德的 《有关美国国内迁徙的研究情况概述》、罗曼斯的 《迁徙的利益与负担》等。

☚ 布朗库西   布鲁金斯学会 ☛

布局经济学

研究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组合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在西方,常称之为“区位理论”。布局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一般比区位理论宽泛。布局经济学源自早期工业区位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微观领域扩展到宏观领域,并重视各种非经济因素对经济布局的影响,从而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布局经济学以生产要素分布的社会经济关系及其布局规律为研究对象。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 微观布局经济分析。这是西方早期研究工业区位和生产布局理论的主要方法,包括对经济布局各种成本因素的综合分析、对生产企业选址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和信息要素的探讨、对工业区位与规模经济的研究、对经济政策的效应和布局发展趋势的分析等。微观布局理论的特点,是从某些生产要素的供求价格之间的均衡关系角度研究生产要素价格变动对工业区位和生产布局趋势的影响。(2) 中观布局经济分析。主要研究区域经济的规模、布局、发展趋势,资本与劳动比率的地区差异,资源配置的条件和区际贸易与经济利益的比较等。(3) 宏观布局经济分析。主要研究全国或跨国性地域总体经济布局。其特点是从宏观角度考察大区域范围内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的增长,考察国际与区际性差异同工业区位形成的关系,考察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如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因素)对经济布局变化的影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