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不战而屈人之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不战而屈人之兵

《孙子》所提出的不经过交战就迫使敌人屈服的战争指导思想。

语见《谋攻》篇。西周时期的军事理论受周朝礼乐文明的制约,奉行“动之以仁义,行之以礼让”的原则,战场交锋“成列而鼓”,战争善后“服而舍之”。《孙子》基于对上述传统的追慕和最大限度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目的,提出了用兵的理想境界:“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其基本内容是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通过伐谋伐交把战争扼杀于萌芽之中。

惟想达成这一战略目标需要特殊的战略环境,除在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以兵车”等春秋时期的战争外,战国以后主要是作为一种理想境界而非实战战略流行于世。《六韬》倡“文伐十二节”,谓“十二节备,乃成武事”(《文伐》篇);《鹖冠子》言用计谋,因人事,待“其国已素破,兵从而攻之”(《武灵王》篇),皆将伐谋伐交作为伐兵的先期准备,从而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增添了新的实在内容。

后世论兵者或认为这是唯心论观点,或肯定它的伦理价值。而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流的形势下,更多的人倾向于赋予它以新的时代内容,宣传它的和平思想,以解决国际争端,以抑制好战者穷兵黩武。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7 8:3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