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巴陵县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光绪)巴陵县志

湖南地方志。清姚诗德等修,杜贵墀纂。六十三卷。诗德,广东番禺人。监生,官知县。贵墀,巴陵(今湖南岳阳)人。光绪举人。巴陵旧有三志。光绪七年,杜贵墀以邑人李和卿未竟稿重开类目,历五年, 于光绪十二年(1886)成书。约八十万字。卷首府地舆全图并图说。志分舆地、建置、政典、选举、人物、艺文、职官、杂识八门。下分沿革、山川、盛迹、物产、田赋、学校、武备、列传、宦绩等二十九目。下又附街巷、学宫、兵事等二十五子目。卷末附洞庭、君山、岳阳楼诗文集十八卷。是志引文多注出处,为巴陵县现存内容最为丰富的志书。对地理、天气的测度吸取了当时先进方法。如舆地以经纬度绘全境地图并标图例、图说,二十四节气时太阳出入方位的度数及出入时分,其精度到秒。是志颇重风土人情、地方物产、人文故实。盛迹目列君山、 巴丘山、城陵矶、洗牲池、柳毅井、岳阳楼等名胜近百处。其中详载唐开元四年至清光绪五年十余次修葺岳阳楼的时间及经过,为颇重要的历史地理资料。物产记君山茶、洞庭柑桔、鳇鱼、岳州麦饭石等地方特产,亦有价值。人物、宦绩载四百余人传,其中多数为正史不载。杂识门搜集历代文人墨客、释道官弁等来往于洞庭、岳阳的奇闻轶事甚多。书后附诗文集十八卷,著名诗词文章多达千余篇。其中唐代诗篇清姚鼐等人九江辨诸文章,为歌咏名胜之杰作和考证当地历史地理之重要资料。有光绪十七年(1891)、二十六年(1900)刻本,民国三年(1914)曹作弼补版重印光绪二十六年本。


(同治)巴陵县志

湖南地方志。清严鸣琦、潘兆奎修,吴敏树(1805—1873)、方功渤纂。三十卷,首一卷。鸣琦,马平(今广西柳江)人。官巴陵知县。兆奎,安徽泾县人。监生,官巴陵知县。敏树字本深,号南屏,湖南巴陵人。道光举人,曾任浏阳训导。功渤,湖南巴陵人。同治进士,曾官户部员外郎。巴陵(今岳阳)明季旧志无存。入清康熙、嘉庆二修,是志成书于同治十二年(1873),约四十四万字。卷首有舆图,正文分沿革、城邑、山水、赋役、积貯、捐恤、学校等十九门,含图说、沟渠、古迹等一百一十八目。其图说分山脉水源两篇,详述原委。山水记长江、荆江口等江、河、湖、泊七十余,并明其位置。职官记事始于汉止于清,详载历任官员周瑜、鲁肃等千余人,为该地较有价值的资料。是志一改旧志成规、重山川地理,考证严谨。有同治十二年(1813)刻本,《湖南方志论》(1986年吉林省图书馆学会铅印本)可供参考。

巴陵县志

❶三十卷,首一卷。清陈玉垣等修,唐伊盛等纂。陈玉垣,海盐人,曾任巴陵县知县。唐伊盛,邑人,举人。巴陵为古糜国遗封,汉置县,素称重镇。然文献之徵,有所不足。明季旧志,传本绝少,清康熙七年(1668)县令赵士衍,广为搜辑,始成编,而仅二帙,挂漏殊多。其后重修一次,不过稍加增益,规模仍极有限。陈玉垣任县令后,聘唐伊盛主持纂辑事,经多方努力,始成此志。《巴陵县志》嘉庆九年(1804)刻本,为三十卷首一卷。卷首一卷为序、例、纂修者姓氏、目录等。正文分二十二目类。卷一,舆地。卷二,沿革。卷三,分星。卷四,疆域。卷五,山川。卷六,建置。卷七至卷八,田赋。卷九,学校。卷十,祀典。卷十一,兵防。卷十二,水利。卷十三,积贮。卷十四,风俗。卷十五,秩官。卷十六至卷十七,名宦。卷十八,选举。卷十九,人物。卷二十,列女。卷二十一,古迹。卷二十二至卷二十八,艺文。卷二十九,事纪。卷三十,捃抚。其《事纪》为灾祥、藩封、战守三目,断自周始,纲目仿编年之例书之。而所纪历代战守之事,类能详实,多为国史所不能悉者。惟此志以分星次舆地、沿革之后,盖谓志乘应先地而后天,且引明徐文长之《会稽志》及清孙枝蔚之《扬州志》,自称非为好异,然究非志之良规,不足为据也。
❷ 三十卷,首一卷,清严鸣琦等修,吴敏树等纂。严鸣琦,马平人,曾任巴陵县知县。吴敏树字南屏,巴陵县人,举人,曾任浏阳县训导,博学多才,著述等身。《巴陵县志》同治十一年(1772)刻本。此志一变旧志之成规,无凡例,无小序,削去分星一门,重其舆图,详其山水,实别具见识。所为总图一、分图六,皆经实地勘查,非虚应故事者可比。其图说分山脉水源两篇,穷源竟委,纤悉靡遗。考地之作,由沿革而再及水经,上下古今,了如指掌。山水一志,特明其所在相距方里,并征引故实,灿然可观。
❸ 六十三卷,首一卷,附洞庭、君山、岳阳楼诗文集十八卷。清姚诗德、郑桂星修,杜贵墀纂。姚诗德,番禺人,曾任巴陵县知县。郑桂星,曾任巴陵知县。杜贵墀,邑人,名士。《巴陵县志》光绪十二年(1886)修,十七年(1891)刻本,为六十三卷首一卷。为目八,依次为舆地、建置、政典、选举、人物、艺文、职官、杂识。又以洞庭、君山、岳阳楼诗文集十八卷附于后。此志山与水用转测法,以著相距之道里,所直之方位,复举大水以界山,即得因山而辨境,殊为有识。所列诸图表,能参酌新法,绘制精审。此志列传论人,主师服虔之说,以时之先后为准,而兼采《汉书》类叙之法,《宋书》附传之例,凡有裨学术治道之文,皆补置其人传中。列女是称名与姓,及以母附子,以妻附夫,能取法古人,仍寓慎防浮滥之意。艺文则必名人著述或能直述其事者方予登载。书籍则不仅录其篇目,仅做提要。所附洞庭、君山、岳阳楼诗赋则各汇集为上、下编,亦为允当。全书虽为文字十万言,并无芜杂冗繁之病。其约门简括,体例亦谨严。该志尚有光绪二十六年(1900)刻本和民国三年(1914)曾作弼补版重印光绪二十六年本流行于世。

巴陵县志

(康熙) 巴陵县志

22卷,首1卷。清赵士珩修,卢传标等纂。赵士珩字楚卿,辽宁海城人,康熙十八年至二十五年(1679—1686) 任巴陵知县。卢传标,巴陵 (今属岳阳) 人,岁贡。是志上承明、清巴陵旧志稿,纪事止于康熙二十四年。分22门,约12万字。详纪巴陵历代建置沿革、疆域、山川、秩官、赋役、水利、机祥、古迹等。其战守一门纪秦汉以降历代战役及宋、元、明农民起义史事,机祥记秦始皇十二年 (前235) 至清代本境水、旱、火、地震灾害数十次,均为重要史料。康熙二十四年 (1685) 成书付梓。原刻本传本甚少,现北京图书馆藏一部。

☚ 岳州府志   巴陵县志 ☛

巴陵县志

(光绪) 巴陵县志

63卷,首1卷,附《洞庭君山岳阳楼诗文集》18卷。清姚诗德、郑桂星修,杜贵墀等纂。姚诗德,广东番禺人,巴陵知县。郑桂星,河南固始人,举人,光绪五年任巴陵知县。杜贵墀字吉阶,号仲丹,巴陵(今属岳阳)人,著有《巴陵人物志》、《读书法汇》、《桐华阁诗文集》、《桐华阁丛书》等十余种。是志上承巴陵清代旧志,以严鸣琦等修同治十一年 (1872) 《巴陵县志》为蓝本续修而成。纪事止于光绪二十六年 (1900)。分舆地、建置、政典、选举、人物、艺文、职官、杂识8门,下分30子目,约80万字。其最具特色者为图表,以指南勾股测地,参酌新法,绘制准确。所附诗文集载录历代本、客籍名人诗文词赋千余篇。全志门类简括,体例严谨,旁征博引,力求详尽,为文虽繁而条理井然。是志与李元度《(同治)平江县志》、郭嵩焘《(光绪) 湘阴县图志》并誉为湖湘晚清三部名志。始修于光绪十七年 (1891),次年书成付梓; 后又增补并于光绪二十六年刊刻。现存光绪十八年岳州府四县志刻本及光绪二十六年刻本。

☚ 巴陵县志   巴陵乡土志 ☛
0000320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2:3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