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巴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巴赞

巴赞1799—1863

法国汉学家、翻译家和元曲研究家。全名安托尼·皮埃尔·路易 · 巴赞(Antoin P.L.Bazin)。1843年第一个出任巴黎东方语言学院中文教授。他的关于中国古典文学的译著达数十种,在西方多具权威性。其中,有关元曲的译著有:一、《元曲选题解》。1838年巴黎皇家印刷所刊印,411页。全书对臧懋循《元曲选》百种曲的每种内容作了译述,并对关汉卿的《窦娥冤》、无名氏的《货郎旦》和张国宾的《合汗衫》三剧作全文翻译及注释。二、《元代·中国文学插图史,由元皇帝登基至明朝的兴立》。1845年巴黎皇家印刷所刊行,514页。此书是对元明戏曲发展史进行探研的学术译著,书中重点译介了多种元杂剧的内容。三、《㑇梅香:一个侍女的谋策》。1835年巴黎皇家印刷所刊行。115页。四、《近代中国》。1853年巴黎出版。此书中有《抱妆盒》、《看钱奴》等元代杂剧的译介。此外,巴黎版《亚洲杂志》1851年1—12月号曾连载巴赞的《元曲选百种曲简析》,是对《元曲选》中一百个剧作所作的评介。巴赞为把元曲介绍给西方世界贡献了毕生精力,不愧是西方学界研究中国元代戏曲的开创者。

☚ 德庇时   朱利安 ☛

巴赞1918—1958Andre Bazin

法国电影理论家。其理论核心是主张客观现实是电影的基本性质。推崇“长镜头”,反对蒙太奇理论。认为前者以其“真正的连贯性”更现实地再现情境,然后由观众自己阐释一个场面,而不是通过剪辑把导演的观点强加给观众。主张运用纵深镜头,认为这是“电影语言史向前发展的辩证的一步”。其理论对西方一代电影作者,尤其是对50年代后期法国“新浪潮”电影有积极影响。著有4卷集《什么是电影》。

巴赞1811~1888

法国陆军将领。参加过法国阿尔及利亚战争、克里米亚战争和奥意法战争。1863年任驻墨西哥远征军司令,1864年获法国元帅衔。普法战争中任莱茵军团司令,在马尔斯拉图尔、格拉沃洛特-圣普里瓦会战中战败,率军队撤往梅斯,被普鲁士军队合围。法国在色当败北后,他于1870年10月向俾斯麦投降,交出梅斯城尚未损失的14万人。因此,于1873年被法国军事法庭判处死刑,后改判20年徒刑。1874年越狱,逃往西班牙。

巴赞

巴赞1918—1958Bazin,Andre

法国电影评论家、理论家,世界电影理论大师之一。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参加过法国抵抗运动。1944年至1950年在电影杂志《法国银幕》做编辑工作。1951年与杜·瓦创办《电影手册》月刊。该杂志后来成为法国新浪潮电影的理论发源地。1944—1958年间写有大量电影评论文章,后编辑为四卷本论文集《电影是什么》。其论文以影片分析的形式,广泛涉及电影美学、电影社会学、心理学、电影现实主义流派等方面的问题,系统地表述了作者关于电影本性的照相本体论观点。其电影思想对西方电影理论产生了特殊影响,他的现实主义电影理论建立在照相本体论基础上,认为电影艺术应是朝向现实的无限趋近线,倡导完整电影;认为电影表现的基础是视觉的和空间的现实,即自然世界;强调电影表现的时空连续性,强调长镜头、多景次与场面调度。所提倡的长镜头理论是对传统的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的挑战,对电影理论与电影制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著名论文与专著有《摄影影像的本体论》、《“完整电影”的神话》、《真实美学》、《评<大地在波动>》、《评<偷自行车的人>》、《杰作:<温别尔托·D>》及《查利·卓别林》、《奥逊·威尔斯》、《维多利奥·德·西卡》等。逝世后出版四卷论文集《电影是什么》。1983年,法国电影资料馆与《电影手册》杂志出版美国电影理论家安德鲁著《安德烈·巴赞》一书。巴赞的真实美学标志着60年代电影美学革命的缘起,标志着电影作为一门真正的独立的艺术的成熟。他的理论是对新现实主义的总结,也是新浪潮的理论先声,对世界电影产生了革命性的、巨大的影响。

☚ 爱因汉姆   克拉考尔 ☛
0000129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