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巴楚关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巴楚关系

巴与楚为邻国,但彼此间的具体交往与和战关系,见于记载者很少。《左传》所记春秋时期的楚巴关系共5次,其中4次是陕东南之巴国与楚之和战关系,一次是汉水中游西岸的巴国大败楚国之役。前4次是:(1)春秋早期,楚武王三十八年(前703),巴曾遣使来楚,请介绍与邓国通好(楚与邓当时有国君一级的婚姻关系)。楚遣专使陪送巴使去邓。中途被邓南部边境的人劫杀,抢去礼品,结果引起楚巴联军围、攻邓,大败之。(2)春秋中期,楚庄王三年(前611),楚灭庸国,曾得到巴人与秦人的协助。(3)巴姬为楚共王宠妾,也反映出春秋中期楚巴关系良好。(4)春秋末,楚惠王十二年(前977),巴人曾伐楚,围楚之邑,被楚师击败。据上史事,大致可知春秋时期除末年外,楚巴关系大致友好。另一次发生于春秋初期楚文王末年(前676—675)的巴人攻楚,取那处,直逼楚都,大败楚师于津(在楚都附近)的战役。从地理看,与陕东南之巴国相隔悬远(如巴在川东,亦然),只能是邻近那处的另一巴国。此巴国后来未再见于记载,当已为楚所灭。战国前期的巴楚关系记载更少,只有些零星或笼统的史料,可以略窥大概,如《华阳国志·巴志》所记:“巴楚数相攻伐,故置扞关、阳关与沔关。”这期间也有和好之时,如《华阳国志·巴志》又有“战国时尝与楚婚”的记载,以及巴蔓子请楚出师的史事(参阅“巴蔓子”),皆足证此期间巴楚关系非尽战争关系。《史记·秦本纪》:“孝公元年(前361/楚宣王九年),……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说明楚一度据有巴地。秦惠文王后元九年(前316/楚怀王十三年)灭蜀,随后即进军灭巴。此后楚仅与南退至川东之巴人仍有一些联系。《史记·苏秦列传附苏代传》“楚得枳而国亡。”据《华阳国志·巴志》枳为战国时巴人先王陵墓所在的重要城邑之一,在今川东涪陵市。楚东迁前或曾一度占有其地。说明巴国此时必曾一度衰落,而受到楚之侵入。但不久秦人南下攻取楚郢都,楚举国东迁,枳邑必当沦为秦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0:4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