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不应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不应期 心脏组织的不应性是指该组织对一个期前刺激的反应方式。 各种不应性以时间概念来表达,即是不应期。心脏细胞电生理学中不应期的概念如下:心肌细胞从动作电位0相开始,到复极至-55mV之间的这段时间内,膜的兴奋性下降到零,对无论多强的刺激也不会发生兴奋反应,称为绝对不应期(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膜电位从-55mV继续复极到-60mV的短时间内,很强的刺激已可产生部分除极化或局部兴奋,但仍不能产生动作电位或扩布兴奋,称为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从有效不应期起,一直到复极大部分完成,膜电位恢复到约-80mV,这段时间内心肌对较强的刺激可以应激,但引发的动作电位幅度较低,除极速度较慢,动作电位的时限也较短,称为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其后有一很短的时间对弱刺激也可引起除极,称为超常期(supernormal period)。临床电生理学中,不应期一般用3种术语来表达:相对不应期、有效不应期和功能不应期(functional refractory period)。 在临床上,有效不应期和绝对不应期的名称可换用。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基础刺激信号以S1表示,期前刺激信号以S2表示,期前刺激的联律间期以S1S2表示,各种不应期定义如下: 相反,房室结的有效不应期随S1S2缩短而延长。另一方面,房室结的功能不应期当S1S2缩短时可能变化不一,多数是缩短。 影响不应期测定结果的第2个因素是期前刺激的数目,使用一个期前刺激(S2)测出的不应期通常比使用二个期前刺激(S2、S3)测出的不应期短。 第3个影响因素是刺激强度和脉宽不同时,测出的不应期也有差别。故测定不应期时必须考虑到上述各种影响因素。心脏各组织的不应期还有前向不应期与逆向不应期之分,两种方向上的不应期都有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与功能不应期之别,详见相应词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