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差异产品贸易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差异产品贸易论主要从产品的差异性来分析说明国际贸易,特别是分析说明产业内贸易发生原因的理论。该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Krugman,Paul, 1953— )最先提出。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伦(Chamberlin,Edward Hastings, 1899—1967)在利用垄断竞争模式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贸易时,也强调产品差异的重要性。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一个重要的假设条件是完全竞争。实际上真正的完全竞争是不存在的。普遍的现象是不完全竞争,主要包括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卡特尔和国际商品协议等。完全的垄断与完全竞争相似,也是不切实际的。卡特尔和国际商品协议是从寡头垄断推论出来的,所以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是常见的现象。无论是寡头垄断还是垄断竞争,垄断者都可以利用其垄断地位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诱使创造并保持垄断地位。产品的差异性是形成垄断地位的重要路径。因此,大多数厂商在生产或销售其产品时,或通过产品本身的客观因素(如产品的款式、颜色),或通过人为的主观因素(如广告宣传),努力使自己的产品同其他竞争对手的产品相区别,进而形成某种垄断。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不仅在量上增加,而且对产品的质量、款式等能够体现消费个性特征的要求也大大提高。这也是产品差异化的重要原因。产品的差异可以分为垂直差异和水平差异。垂直差异,是指在同一类别中的产品具有一样的根本特性,但产品的根本特性具有程度上的差别。水平差异,是指具有完全相同的根本特性的同类产品有着一系列不同规格、商标、牌号和款式的差别。假定市场无限广阔,所有差异化的产品都能够在规模经济的条件下生产,那么产品差异化在一国的发展将不会受到任何限制。但市场是有限的,有限的市场势必导致差异化的生产丧失规模经济的利益,给市场竞争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规模经济的利益,同时又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厂商在考虑发展差异化产品时,总是倾向于选择能够满足国内大多数人偏好的差异产品,并出口部分产品,满足国际市场对差异产品的需要。至于国内少数人的其他偏好,则主要通过进口差异产品来满足。规模经济越大,差异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越强,国际贸易的规模也就越大,产业内贸易的增长就越快。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