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巫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巫山

蒋先云,别号巫山,又名湘耘,湖南新田人。清光绪二十八年生,民国16年卒。民国6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民国1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1年曾先后到安源路矿和水口山矿区从事工人运动。民国23年到广州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任军校政治部秘书,民国革命军第一军第七团党代表。北伐战争开始后,任北伐军总部秘书、湖北省总工会工人纠察队总队长、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第七十七团团长兼党代表。5月在河南临颍与奉军作战中牺牲。

巫山

❶指雲夢澤中的巫山,一名陽臺山,在今湖北漢陽境內。司馬相如《子虛賦》:“緣以大江,限以巫山。”
❷指巫峽,在重慶市巫山縣東。邊讓《章華臺賦》:“右顧彭蠡之隩,南眺巫山之阿。”

巫山

 

(宋)曾慥


 巫山不可见, 翠岫几重重①。
 云外藏三岛, 江头认九峰②。
 淡烟迷暝色③,疏雨浥秋容④。
 自断凝贞路⑤, 松风传暮钟。


 【题解】
 巫山十二峰耸立于大江两岸,姿态各异,气象峥嵘,但船行于巫峡之中却只能见到九峰,所以陆游诗中有:“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三峡歌九首》)此诗也说“云外藏三岛,江头识九峰”。此诗写船行江中,又值烟迷暑色,雨浥山容,因而想到巫山神女不知被这重重翠岫阻于何处,只有松风传来薄暮的钟声,引动人的遐思。虽淡淡写来,却隽永而耐人寻味。
 【作者】
 曾慥,南宋学者。字端伯,号至游居士。晋江(今属福建)人。北宋时官尚书郎,直宝文阁,奉祠家居,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由太府少卿,后知夔州、虔州、荆南、庐州,以右文殿修撰卒于官。能诗文,又曾编有《类说》和《道枢》等书。
 【注释】
 ①翠岫:布满翠色的山峦。②巫山十二峰分布于巫峡两岸:北岸六峰名登龙、圣泉(又称狮子挂银牌)、朝云、神女(又称望霞)、松峦、集仙,南岸六峰名聚鹤、翠屏、飞凤、净坛、起云、上升。船行巫峡之中可见北岸六峰沿江而立,南岸六峰则仅见飞凤、翠屏、聚鹤三峰,净坛、起云、上升三峰因在后山,离江较远而无法看到。③暝色:黄昏。④浥:湿润。⑤凝真:指巫山神女。巫山神女庙旧称凝真观。

巫山

在四川、湖北两省边界,与大巴山相连。西南、东北走向,平均海拔1000—1500米,主峰鸟云顶海拔2,400米。长江穿流其中,成为三峡。有巫山十二峰,以神女峰最为秀丽。唐代诗人杜甫《秋兴》“巫山巫峡气萧森”,即指此。

巫山

巫山wūshān

━━ 指男女幽会。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昔者先王尝游高堂,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之立庙,号曰朝云。”南唐·冯延巳《鹊踏枝》词:“心若垂杨千万缕,水阔花飞,梦断巫山路。”

☚ 芳心   巫云 ☛

巫山

借指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欢爱事。唐蒋防《霍小玉传》: “[霍小玉]解罗衣之际,态有余妍,低帏昵枕,极其欢爱。生自以为巫山、洛浦不过也。”
❷代称神女、美女居处。唐乔知之《定情篇》: “家本巫山阳,归路去何长。”
❸借指所爱恋的女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 “当初那巫山远隔如天样,听说罢又在巫山那厢。”
○ 巫山云雨

巫山【同义】总目录


巫山孝堂
巫山

巫山

指云梦泽中的巫山,一名阳台山。宋玉《高唐赋》记楚襄王游云梦台馆,望高唐宫观,言先王(怀王)梦与巫山神女相会。神女辞别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司马相如《子虚赋》:缘以大江,限以巫山。”——云梦大泽南部以长江为边缘,以巫山为界限。苏辙《巫山赋》:“过瞿唐之长江兮,蔚巫山之嵯峨。”——船只行过瞿唐峡的江面,便可看到嵯峨嵩高的巫山那蔚然壮观的景象。

☚ 巫峰十二   巫咸 ☛

巫山wū shān

〖名词〗
山名。位于今四川省巫山县东(2)。《苏秦以连横说秦》:南有巫山,黔中之限。——南面有巫山,黔中的险阻。《庄辛论幸臣》:北陵乎巫山。——北面登巫山。

巫山

四川盆地东部界山。毗邻湖北省。北纬30°30′~31°23′,东经109°20′~110°59′。西南起九盘河源头川鄂边界,东北与大巴山云盘岭、大神农架相接。是燕山运动中褶皱隆起的东北一西南走向的背斜构造带,又包含次一级背、向斜构造,成三列相间排列。自西向东,西列是七曜山背斜山地,中列是巫山背斜山地,东列是黄陵背斜山地。背斜大部分由三叠系石灰岩组成,背斜山地之间为主要由中生界砂、页岩组成的向斜谷地。呈东北—西南走向,长120多千米,宽30千米~50千米。山势北高南低,北部海拔1000米~1500米,少数山峰在2000米左右,最高峰朝阳坪海拔2368米。南部平均海拔700米~800米,最高峰大块田海拔2085米。长江横穿巫山三个背斜山地,形成著名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合称长江三峡。侵蚀、溶蚀作用强烈,山体破碎,群峰林立。著名的巫山十二峰并列江岸,其中以神女峰最奇。矿藏以铁、煤为主,次为磷和铜等。

巫山

巫山Wushan

位于四川与湖北两省边境,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北接大巴山脉,海拔1 000—1 500米。峰峦连绵,它由坚硬的石灰岩和抗侵蚀力较弱的砂页岩组成,又因地壳不断上升,长江从四川盆地流来,穿山而过产生强烈下切,当长江切过石灰岩地区时,就形成雄伟的峡谷,切过砂页岩地区时,则形成宽谷。在四川奉节到湖北宜昌的193公里之间,形成闻名世界的长江三峡和两大宽谷。这三个大峡谷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峡之间,有大宁宽谷和香溪宽谷,西陵峡间还有庙南宽谷,沿岸有宽阔的阶地,江面宽度可达800米,这些宽谷是三峡地区居民点集中,农业发达的地方。

☚ 太行山脉   雪峰山 ☛

巫山

位于鄂西、川东接连的地方。由坚硬的石灰岩和抗侵蚀力较弱的砂页岩组成。在长江流水的切割下,因岩性的差异,形成许多峡谷(石灰岩)和宽谷(砂页岩)。峡谷以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最著名。

巫山

巫山

字云岫,号景崖。清庠生,以医为业。早年赴西昌学医,拜喻家言为师,学成返里,医术益精。待病人不论贫富贵贱均悉心诊治。对贫苦病人分文不取,家道由此中落。

☚ 宁时   戈标 ☛
巫山

巫山

位于四川、湖北2省边境。北端在云盘岭、乌云顶一带与大巴山交会,西南端进入四川省奉节以南与湖北省利川山原复合。长200公里。地势北高南低,海拔1000米~1500米。长江以北山脉近于南北向,最高点海拔2704米。骡坪北面义和后山海拔2134米。长江以南转成东北——西南向,海拔1200米以上,主要山峰有中山包(1254米)、大山顶(1452米)、九台山(1433米)等。峰顶线齐一,顶面起伏和缓,为山原地貌。长江横切巫山,形成巫峡,为川、鄂间天然孔道。巫山的石灰岩很厚,在巫峡南北两岸的山顶上,有以巫山十二峰为代表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为三峡著名胜景。

☚ 大巴山   云岭 ☛

巫山

巫山

在四川、湖北两省边境。北端在云盘岭、乌云顶一带与大巴山交会,西南端进入奉节县境,在吐祥以南与湖北利川山原复合。地势北高南低,海拔1000-1500米。长江以北山脉走向近于南北,主峰为骡坪北面义和后山,海拔2134米。长江以南转为东北至西南向,海拔1200米以上。主峰有中山包(1254米)、大顶山(1452米)、九台山(1433米)等。峰顶线齐一,顶面起伏和缓,为山原地形。长江横切于此,形成三峡,为川鄂天然孔道。巫山十二峰在巫峡两岸,是三峡著名胜景。

☚ 贡嘎山风景名胜区   长江三峡 ☛

巫山

山名。相传有神女出入。宋玉《高唐赋》记神女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汉书·地理志》注引“应劭曰”指出巫山在南郡巫县西南。流行说法认为汉巫县故城在今四川巫山县北,而巫山在今巫山县东。近人研究“巫中”地区,认为巫山不止一处,随巫人之分布而多见,将汉代及三国时的巫县地望重新定位于今湖北宜城县西南端刘侯集一带。依此,见于当时史书的巫山应是今湖北南漳县南或荆门市北的某座山峰。

巫山

在今四川巫山县东。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4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