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巩义石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巩义石窟

巩义石窟

位于巩义市城东北约8公里处的大力山下,始建于517年(北魏熙平二年),以后东魏、西魏、唐、宋各代也相继在此凿造佛像。石窟背依大力山,面临伊洛河,景色宜人,风景秀丽,是中国北方著名石窟之一。
巩义石窟现存石窟五个,千佛龛一个,摩崖小龛256个,佛像7743尊,碑刻题记200余块。石窟呈方形,五个石窟中有四个是内有中心柱的,柱的四周雕凿佛像,窟顶有雕刻平棋的藻井。在第一窟门内两侧雕有“帝后礼佛图”,其余三壁雕有佛像及佛传故事,在壁脚处雕有神王、怪兽和伎乐人。“帝后礼佛图”分三层六组,原为18幅,现存15幅,每层比丘和比丘尼作前导,后为帝后和侍从。帝后仪态华贵,侍从身体瘦小,精心服侍着主人,体现着社会生活中的等级差别。“帝后礼佛图”是反映皇室宗教活动的浮雕,它构图巧妙,独具匠心,技法娴熟,是中国现存浮雕中保存的较为完整的一幅艺术品。
巩义石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曾遭受到一定破坏,有些雕像已残缺不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石窟外建有廊厦加以保护。巩义石窟已于1982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巩义市 邮编:451250
电话:86-371-4157150

☚ 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   太室阙 ☛

巩义石窟

北方地区佛教石窟寺。位于河南省巩义市东北7500米的洛水北岸大力山下。据第五窟入口左壁的《北魏孝文帝故希玄寺之碑》记载,北魏孝文帝时在此建寺。最早的造像题记是北魏末普泰元年(531年)。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和隋唐等时期。现存5个大窟,328龛,7700多躯造像和186方铭刻,是河南省仅次于龙门石窟的重要石窟。5窟平面均为方形,其中1窟~4窟是中心塔柱式,柱四面凿龛设像,窟顶凿出平棋,浮雕刻伎乐飞天和莲花。中心柱四面及窟内四壁的造像题材主要有千佛、释迦多宝对坐像、文殊维魔并坐像和三世佛等。造像面型方圆、衣纹流畅、纹饰简洁。第一窟规模最大。外壁入口左右有力士各1,手持金刚杵,威武猛健。中心窟四面各凿1大龛,窟左、右壁和后壁各列4龛。窟门两壁浮雕有3层4组“礼佛图”。各层以僧尼为前导,后为供养人和侍从,冠盖相属,是北魏大力崇佛的真实反映。这是中国雕刻中保存比较完整和精美的“礼佛图”。另外,此窟中心柱北龛两侧新发现“上仪同、开国县开国侯郑,赠开府陈州刺史息乾智侍佛时”等两条题记,有可能是北周时期所补刻。该石窟19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