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巩义宋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巩义宋陵

北宋皇陵区。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境内嵩山、洛河间丘陵上,即所谓的 “嵩山为屏,大河为带” 。陵区以芝田镇(宋永安县治)为中心,南北约15千米,东西约10千米。北宋9帝,除徽、钦2帝被金兵北掳死在东北,葬地不详外,其余7帝皆葬于此。加上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的陵墓(永安陵),统称 “七帝八陵” 。陵区还祔葬皇后陵20余座。另有高怀德、赵普、曹彬、蔡齐、寇准、包拯等大臣墓7座。还有陪葬宋陵的宗室亲王、公主、皇子、皇孙、诸王夫人墓144座(有的墓冢留存)。8座陵墓按地望可分4区,依次为: 一区宣祖永安陵、太祖永昌陵、太宗永熙陵; 二区真宗永定陵; 三区仁宗永昭陵、英宗永厚陵; 四区神宗永裕陵、哲宗永泰陵。宋靖康、建炎年间遭金兵破坏,至元代地面建筑全部被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学者先后多次对宋陵进行考察。巩义宋陵结构完整,陵前列石大致齐备,为研究宋代陵墓制度和石刻艺术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巩义宋陵分布图


陵墓特点 宋陵在选地及陵墓平面布局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一是历代帝陵或居高临下,或倚山面河,而宋陵相反,它面嵩山而背洛水,陵区内诸帝陵、后陵中轴线的方向大略皆北偏西6度左右,正朝着嵩山的少室主峰; 二是各陵地形南高北低,陵台置于地势最低处,一反中国古代建筑逐进增高、中心建筑位于最崇高地位的常例。这些大概是受了当时风水堪舆学说的影响。
规模布局 宋陵的规模远不及唐陵宏伟,各项制度也与唐陵不完全相同。8座帝陵按同一规制建造,布局基本 一致,每陵都有兆域、上宫和下宫。兆域,或称 “茔域” ,四周植棘枳等为标记,标志着一个陵园的范围。兆域内除皇陵外,还有祔葬的皇后陵,以及宗室子孙和当朝重臣的陪葬墓。上宫,即陵台四面所筑陵垣以内部分。陵台居上宫中心,夯土筑成覆斗形,南面置石雕宫人1对。陵垣夯土筑成,总体呈四方形,四面各设1门,四隅有角阙。东、北、西3门之外,各置石雕蹲狮1对。南门为正门,门道内置石雕宫人1对,门外置石雕武士、奔狮各1对。其南为神道石刻。夹神道筑各相对峙的鹊台、乳台各1对。乳台以北为列石,自南至北依次为望柱、象、驯象人、瑞禽、角端、仪马、控马官、虎、羊、客使、武臣、文臣等,共60件。下宫为日常奉飨、祭祀之所,建于皇陵西北,地面遗迹已荡然无存。永定、永裕、永昭、永厚诸后陵北面、永熙后陵南面,都有面南的蹲狮1对,是仅存的下宫遗迹。
陵墓石刻 包括望柱、各种动物和各类人物,仅列于帝、后陵前的,即有550多件,加上陪葬的亲王、大臣墓,总数可达千件以上。这些石刻,形象多样,线刻、浮雕及圆雕无不俱备,集中反映了北宋石刻艺术的风貌和大型陵墓石刻的发展脉络。石刻大至分为前、中、后3期。前期约10世纪末~11世纪初,包括永安、永昌、永熙、永定4陵。各类人物造型较粗壮,带有晚唐遗风。中期约11世纪前半叶,包括永昭、永厚2陵。人物造像由粗壮逐渐变得修长,文臣静雅,武臣也有 “儒将” 风度。晚期约11世纪后半叶~12世纪初,包括永裕、永泰2陵。瑞兽图案失去了活泼神情,腹部两侧增饰云朵及水波纹,着意渲染其神秘色彩。人物都作修长体态。
玄宫 目前帝陵的玄宫尚不清楚。永熙陵3处后陵的最南一陵,为元德李后陵。此陵早年被盗,可由陵台前的盗洞进入玄宫。经发掘得知,此玄宫为近圆形的多边形,砖砌,南向,墓门为昂、耍头及椽、望板、檐瓦等,耍头锋面刻迦陵频伽,拱眼壁墨线勾勒盆花图案。室顶涂青灰色以示苍穹,其上用白灰绘出银河及星辰。周壁绘建筑、云朵等彩画,可辨认的具体建筑形式有版门、直棂窗、四注屋顶和鸱尾等,另外还有桌椅、箱柜、灯檠、盆架等屋内陈设家具的砖雕。发现残存的遗物有瓷器碎片、石哀册等。此陵19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8: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