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左传纪事本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左传纪事本末

200 左传纪事本末

史书。53卷,清代高士奇撰。南宋时章冲撰《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5卷。士奇以章书为蓝本,扩而广之,以列国史事,分列专题,自成起讫,又博采经史诸子,为“补逸”、“考异”、“辨误”、“考证”、“发明”附于正文之下,大事必书,琐事从略,层次条理分明,优于章书。

☚ 台湾通史   通鉴纪事本末 ☛
左传纪事本末

左传纪事本末

纪事本末体先秦史。五十三卷。清高士奇撰。高士奇(1645—1704),字澹人,号江村。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以工书法为康熙帝所宠遇,命供奉内廷,曾任额外翰林院侍讲、侍读,日讲起居注官。转侍读学士,充《大清一统志》副总裁。迁詹事府少詹事。以植党营私被劾,解职归里。后复召入京,官至礼部侍郎。能诗善书,精于鉴赏。著有《春秋地名考略》、《江村消夏录》、《扈从西巡日录》、《清吟堂集》等。
《左传纪事本末》是一部把《左传》由编年体改写成纪事本末体的史著。
南宋章冲曾著《春秋左传事类始末》五卷,取《左传》中所记各国大事,以类相从,重加编排,使各事件互相联系,首尾完具,便于检寻。然所立门类过于繁琐,于《左传》原文也颇多裁损割裂。清初马骕又作有《左传事纬》二十卷。高士奇继章、马之后,以章书为基础,加以补充、扩展,撰成此书。它以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中心,按周、鲁、齐、晋、宋、卫、郑、楚、吴、秦列国顺序排列,一国之内,因事命题,把重大事件标目成篇,每篇一卷。计周四卷,鲁十一卷,齐七卷,晋十一卷,宋三卷,卫四卷,郑四卷,楚四卷,吴三卷,秦二卷和列国一卷。
《左传纪事本末》编纂的显著特点是,除取《左传》原文外,又广泛参考了《公羊传》、《穀粱传》、《国语》、《史记》以及其他先秦、两汉的有关典籍。卷首“凡例”指出:“三代秦汉之书,经史诸子,杂出繁多,其与《左氏》相表里者,皆博取而附载之。”凡增补了史事的,称为“补逸”;对不同说法,并存其说,称为“考异”;传闻失实的记载,予以辨正,称为“辨误”;所载史事证据明白,可以为典要的,即予指出,称为“考证”;参以作者自己的意见,称为“发明”。每卷之后,还以“臣士奇曰”的形式,附加一篇史事评论,以概括介绍各篇的内容。此书剪裁取舍,颇为得当,编制排列,也眉目清楚。《左传》传文顶格写,“补逸”、“考异”、“辨误”、“考证”、“发明”诸项,均低一格。所增诸项,对史实作了补充、考订及阐述,为以往纪事本末类史著所未有,在体例上有所创新。如“辨误”、“发明”等,显示了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成果,而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增强了其在考史方面的资料和参考价值。《四库提要》评论此书“大事必书,而略于其细,部居州次,端绪可寻,与冲书相较,虽谓之后来居上可也”(《四库提要》卷四十九)。
清光绪年间有上海书业公所崇德堂排印本,后有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行世,1979年中华书局将其整理标点出版。

☚ 古文尚书疏证   司马温公年谱 ☛

左传纪事本末

书名。清高士奇撰。五十三卷。本书在南宋章冲《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和清马骕《左传事纬》的基础上补充扩展而成,书约成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载录春秋各诸侯国史事。所采史料除《公羊传》、《穀梁传》、《国语》、《史记》外,旁及诸子典籍。正文下附“补逸”、“考异”、“辨误”、“考证”、“发明”,对史实加以补订考证。全书详略得当,编次条理,均高于章书。有《国学基本丛书本》,1979年中华书局有杨伯峻点校本。

左传纪事本末

五十三卷。高士奇撰。高士奇(1645—1704),字澹人,浙江钱塘 (今属杭州市)人。康熙年间,任额外翰林院侍读、侍讲,日讲起居注官。“在讲筵撰《春秋》讲义”,“条分囊括,而为是书”,又著《春秋地名考略》十四卷,详经部春秋类。书前有康熙二十九年(1609年)韩菼序,称其书“特为起例,皆袁氏所无有”,不仅编纂“不遗一传”,而且义例“阐微言而大放厥旨”,“为读《春秋》者法”。纪事本末体史书有《凡例》,自该书始。其前,马骕 《左传事纬》虽有《例略》,但其书不归属纪事本末类。此后所修辽、金二史纪事本末,《凡例》在义例谨严、考辨繁琐方面规定更加细密。该书《凡例》以《左传》“实兼综列国之史”,改变书法,“凡列国大事,各从其类,不以时序,而以国序。”这样,便可以尊王室、重宗国、崇霸统、黜僭伪。周,四卷四目附三目。鲁,十一卷十一目附二十目。齐,七卷七目附一目。晋,十一卷十一目附七目。宋,三卷三目附七目。卫,四卷四目附五目。郑,四卷四目附六目。楚,四卷四目附七目。吴,三卷三目附一目。秦,一卷一目。列国,一卷一目,记“春秋灾异”。在取材方面,该书也突破此前纪事本末体取材的局限,凡“三代、秦、汉之书,经史诸子,杂出繁多,其与《左氏》相表里者,皆博取而附载之”(《凡例》)。正文之外,对于“博取”的各种史料,又细分为“补逸”、“考异”、“辨误”、“考证”、“发明”,附载于各条史事之后,并在《凡例》中有明确规定。每卷卷末,均有“臣士奇曰”,评论相关史事。通行本为“四库全书”本,另有“纪事本末汇刻”等本。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了杨伯峻校点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1:0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