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𫋞王剑
春秋晚期青铜兵器。沂水县诸葛乡略疃村墓中出土。剑呈墨绿色。近锋处略作束腰状,隆脊、无格、扁圆茎。剑身两侧刻铭文2行16字:“工𫋞(攻吴)王乍(作)元巳(祀)用,□
(治也)江之台(涘),北南西行。”通长30厘米。“工𫋞”亦作“工”,或作“攻敔”、“攻吴”、“句吴”。《左传·宣公八年》《正义》引杜谱云,吴“自号句吴,‘句’或为‘工’,夷言发声也”。春秋晚期,吴曾占有山东南缘,吴王剑在沂水出土,可能与这段历史有关。现藏沂水县博物馆。
吴国兵器。1983年山东沂水诸葛春秋墓出土。剑上有铭文,凿款,笔划纤细,有泐损。此剑与姑发反剑类似。铭文2行16字:“工𫋞王作元巳用□/□江之台(涘)北南西行。”“北南西行”句,与姑发反剑“南行西行”句义同,指可向北向南向西征行。南指越国,西指楚国,北当指淮北。铭文无王名,时代当与姑发反剑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