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工龄工资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工龄工资

亦称“工龄津贴”。按劳动者工作年限确定的劳动报酬,是体现劳动者积累贡献的工资部分。我国从1963年到1964年曾在部分工矿企业进行过试点,当时规定享受工龄津贴的条件是连续工龄满15年以上或连续工龄满10年以上已经达到工资标准最高等级的工人。工龄津贴标准,根据工龄长短分为每季12元、18元、27元、36元、45元五个等级,一年发四次,后停止推行。1985年6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决定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进行改革,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结构工资分为四个部分,工龄工资就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工龄工资按照工作人员的工作年限逐年增长,其标准是每工作一年每月增加0.5元,从1992年1月起,改为1元。计发工龄工资的工作年限,从参加革命工作时开始计算,到本人离、退休时为止。领取工龄津贴的工作年限原规定最多不超过40年,即工龄津贴最高不超过20元,1992年1月起改为不再有最高年限,按实际工作年限计发。实行国家公务员职级工资制后,工龄工资仍是其中的一个构成部分。工龄工资是按工作人员的工作年限确定工资标准,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积累贡献。工龄工资的标准,可根据情况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

工龄工资

以工资收入为其生活资料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者,其全部工作期间叫工龄。工龄工资是对职工工作经验和劳动贡献与积累所给予的补偿,是随着职工工龄的增长,结合考勤、考绩逐年递增金额,按月发放的工资。工龄工资是符合按劳分配原则的,第一,工龄长短与劳动熟练程度是一致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动者潜在形态的劳动和劳动能力的不断提高,通过工龄工资,职工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第二,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不仅是由于现实劳动的结果,同时也是在过去的劳动积累的基础上取得的。根据社会主义物质利益的原则,社会应该保证劳动者由于劳动积累而应得到的物质利益。工龄工资既是对劳动者过去劳动积累的鼓励,也是一种补偿手段;第三,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者长期稳定在条件艰苦的地方和人们不愿从事而又不可缺少的岗位上,实行工龄工资可以鼓励他们长期安心本职工作。

工龄工资

工龄工资

亦称 “年历工资”。职工以工资收入为其全部或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时间。以年为计算单位,每工作一年计算一年工龄。工龄愈长,劳动积累越多,工龄工资越高。建立工龄工资制度,主要是为了职工不论能否晋升职务和提高工资等级,其工资都能随着工龄的增长逐年有所增加。特别是那些已经达到职务最高工资额的职工,每年也能增加一些工资收入。我国规定工龄工资的工作年限最多为40年,工龄工资每年多少,视国家财政负担能力而定。

☚ 职务工资   岗位工资制 ☛
工龄工资

工龄工资

根据职工参加工作时间长短而支付的积累劳动性的一种劳动报酬。它是在标准工资之外,另外加入到职工个人收入中的工资。当前,工龄工资没有普及到所有部门、行业和工种,只是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实行。现行工龄工资采取各年都按同一标准计酬的方法,即按参加工作的“年”计算,每满一年工龄,发给0.5元工龄工资。实行工龄工资,肯定职工过去的劳动贡献,特别是肯定工龄较长的职工过去在工作当中的功绩,有利于照顾老职工的积累劳动。

☚ 一般工龄   工资形式 ☛

工龄工资gong ling gong zi

seniority pay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3:27:29